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首先,如果某人說“因為你是學生,即便是老師講的不好,你也得去上課,因為這是校規校紀(我的學校是逃三次課就不準期末考試,所以我輔導員經常給我說這句話,但實際上我逃的還挺多)”。那么他贏了,沒有必要爭辯。因為對這種人,往好了說,是在教你,做人要遵守規則,學會適應;往壞了說,就是教你不需要思考,照做就行了。后者正是國人劣根性之所在,亦是與大學之道背道而馳的!(個人觀點,歡迎拍磚)
接下來回到正題,逃課誰的責任大(老師,學校,學生)?
我得出的答案是:這個問題就有問題。主要原因是指代不明。為什么這樣說?且繼續往下看。
First(詞窮了),逃課的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玩去了。2.不喜歡本專業。3.太熱愛自己的專業了,且有一定或者超強的學習能力。
假設老師沒有責任(暫時拋開學校),并且老師教的很好。那么學生逃課的責任矛頭將指向第1和第2類的學生。
第1類學生的責任可以分為:
1.1自身惰性,即逃課的責任在于學生(玩游戲,看小說啊,過度沉迷男歡女愛等)。
1.2基礎教育太壓抑,到了大學正好放松(這個屬于綜合且有爭議的問題)。
1.3沒有良好的價值觀引導(看了別的答案,提到了這里可以舉的一個例子,比如上大學前,老師家長經常會說:“現在刻苦一點,到了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不知道這個應該算在誰的頭上,家庭?社會?學校?)。
第2類學生的責任可分為:
2.1社會導向,加之自身或父母的浮躁(包含了父母的強勢與自己或父母的急功近利),導致了一種情況:哪個專業熱門,或者哪個專業好就業,好賺錢,那么就報哪個專業。而不是考慮自己的興趣(其實這么多年的基礎教育,有多少人又管過你的興趣?)。這樣導致的學生逃課應該算家庭原因吧。(正如倚天劍雖然鋒利,但怎么用是你的事兒,所以就這個問題來說,個人認為怪不到社會那去)
2.2自己傻,啥都不懂,又不問,又不想辦法。兵法有云:“多謀多得,少謀少得,何況乎不謀耶?”我在高三的時候也是啥都不懂,但是我問了自己到底最喜歡什么,也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搜索資料,各種參考等。最后作出自己的決定。雖然到了學校后,發現有差距,但是自己并不后悔。所以,這種情況導致學生逃課,那純屬學生自己的問題。
當然,我們還有第3類學生。但是在以上的前提假設下,逃課這個概念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不是么?并且也不會有人來關心(擔心)在這種情況下的第3類學生吧。
那么現在我們再來假設老師很2,不求上進。上課就像復讀機一樣的情況。同樣的,第1和第2類學生還是會逃課。但是這時,矛盾激化了,因為第3類學生更會逃課!!!現在撇開第1和第2類學生(以上已經分析過了)。也要撇開第3類學生,因為他們逃課,并不是真的自己想逃,而是在課堂上得不到滿足(誠然,你可以說他們狂妄自大,隨意~~但至少他們逃了課,不過是換個地方學習罷了)!
那么,這樣造成的情況就都是老師的責任咯?非也,這也可以分為兩類(不是老師分兩類,與上述分類略有不同):
第1類:大多老師不過是混口飯吃,何必這么上進呢?上進又得不到太大的物質回報(就本科教學來說),所以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當復讀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除了復讀課本外,還能復讀PPT,這不是很牛么?所以,這種情況導致的學生逃課,算是老師的責任。
第2類:制度問題,同學們,別抱怨了。你去問問你的老師上一節課多少錢?去關注一下他們的工資~~~第1類情況里的老師不求上進吧,這第2類的老師呢?本科教學能像paper一樣讓她/他升職?本科教學能像做項目(理工科),當顧問(商科,文科等--這個屬于聽說,未證實)那樣帶來更多的經濟回報?當然,本科教學能帶來一定的精神回報(但這個年代,誰信呢?)。這種情況嘛,姑且算學校或者說是體制的問題(具體的說,應該是激勵機制和價值導向的問題)吧。
Finally,關于學校的問題,我只想說,有些事兒咱最好別管,也管不了,除非你的努力有價值,有效果。古人云:“莫談國事。”(國情課之類的,大家都懂的)
好了,寫完了,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教。
看了別人的答案,發現忘了一點:學校制度上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靈活的換專業制度呀,像耶魯一樣的選課試聽制度等。
補充:其中有個答案提到,自己的學校管理很嚴,很難逃課,所以逃課的責任在學校的管理。而我想說的是,難道,只要人在教室就算不逃課?(這個問法僅針對這個“補充”)(加這一小段是針對持這種態度來解決學生逃課的學校!難道真的要學生們上課睡一堆,天天玩手機,吸食惡心的空氣--現在都是超級大課,一個教室一堆人。并且老師自己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每個人都輸!(特別是你對能量場原理有一定的了解的話))
借一位知友的話說:“大學,就是大不了自己學!”
下一篇:七·二一工人大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消防安全管理相關法令及參考資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