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企業營運稅務管理
一、采購的稅務管理
(一)采購過程稅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購貨對象的稅務管理按照會計核算和經營規模不同,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類,分別采取不同的增值稅計稅方法。
一般納稅人從小規模納稅人采購的貨物,由于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不能抵扣。因此,企業采購時不僅需要考慮產品的價格、質量、付款時間和方式,還要從進項稅能否抵扣等稅收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購貨運費的稅務管理按照我國增值稅管理規定,購進免稅產品的運費不能抵扣增值稅額,而購進原材料的運費則可以抵扣。企業采購時應注意區分免稅產品和應稅產品,同時注意對于隨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雜費能否抵扣增值稅額的區別。代購方式的稅務管理委托代購業務可分為受托方只收取手續費和受托方按正常購銷價格結算兩種形式。雖然兩種代購形式都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但財務核算和稅收管理卻不相同。結算方式的稅務管理結算方式有賒購、現金、預付等方式。當賒購與現金或預付采購沒有價格差異時,則對企業稅負不產生影響。當賒購價格高于現金采購價格時,在獲得推遲付款好處的同時,也會導致納稅增加,此時企業需要進行稅收籌劃以權衡利弊。采購時間的稅務管理由于增值稅采用購進扣稅法,因此當預計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時,適當提前購貨可以推遲納稅。因此應綜合權衡由于推遲納稅所獲得的時間價值與提前購貨付款所失去的時間價值。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在采購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時,應當向銷售方索取符合規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抵扣憑證。同時需要注意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報抵扣的時間,必須自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認證,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二)采購過程稅收籌劃舉例
【例題12:教材例7-8】某服裝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預計每年可實現含稅銷售收入500萬元,同時需要外購棉布200噸。現有甲、乙兩個企業提供貨源,其中甲為生產棉布的一般納稅人,能夠開據增值稅專用發票,適用稅率17%,乙為生產棉布的小規模納稅人(2009年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率3%),能夠委托主管稅務局代開增值稅征收率為3%的專用發票,甲、乙兩個企業提供的棉布質量相同,但是含稅價格卻不同,分別為每噸2萬元、1.5萬元,作為財務人員,為降低增值稅納稅額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