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和薪級工資的關系
分類: 職場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11-24
閱讀 :1000
跟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后,所在單位要根據員工本人的表現,按照雙方的約定發(fā)放工資,其實對于工資,又分為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并且,影響工資標準的還有工齡這一因素。那么工齡和薪級工資的關系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什么是薪級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薪級工資標準由相應的“薪級”確定,對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任職年限,是指從正式聘用到現崗位當年起根據實際聘任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17年的年限(只適用這次工資制度改革)。工資套改時,在相同等級崗位的任職年限可合并計算。例如研究機構的助理研究員到高校被聘為講師的,其講師與助理研究員的任職年限可合并計算。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其中須扣除1993年以來除見習期外年度考核不計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工齡與薪級工資的關系 事業(yè)單位的基本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其中崗位工資是由職稱或職級決定的,而薪級工資是由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和工作時間決定的。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是指全日制專科以上學歷的,從入學的那一年起計算工齡。比如學歷是本科,工齡就從本科入學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時間計算。再者,晉升崗位的時間也決定了薪級工資的檔次,假如晉升職稱的時間比別人要晚的話,工資也會有很大差別的。工資不一樣,1、要看學歷和入學時間,2、看晉升職稱的時間。除了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外,各地對其他補貼的種類和算法各有不同,有的會因從事行業(yè)的不同有特殊的補貼,比如教師、護士等就會有其他行業(yè)沒有的特殊性補貼,另外也會有一些同一性質的補貼比如工作性補貼、生活性補貼等等,各地的計算方法都會不同(每個縣就會有不同,因此不能隨意比較),但基本上都是按照職稱(專業(yè)技術職務)、工齡和任職時間這三項來確定的,實行績效工資的地方可能還會跟績效考核的結果有關系。以上就是工齡和薪級工資的關系是什么的內容介紹,其實薪級工資和工齡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工齡套改年限計算依據的一部分,而套改年限會影響薪級,薪級不同對應的工資標準也不同。所以,工齡是影響薪級工資的因素之一。薪級工資還與任職年限、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有關。如需了解更多工齡等小知識,請繼續(xù)關注職場安全常識欄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