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運用
一、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例13-6】A公司20×9年度發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20×9年10月1日有一筆已到期的銀行貸款本金10000000元,利息1500000元,A公司具有還款能力,但因與B銀行存在其他經濟糾紛,而未按時歸還B銀行的貸款,20×9年12月1日,B銀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截至20×9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尚未對案件進行審理。
A公司法律顧問認為敗訴的可能性60%,
預計將要支付的罰息、訴訟費用在1000000~1200000元之間,其中訴訟費50000元。(2)20×7年10月6日,A公司委托銀行向K公司貸款60000000元,由于經營困難,20×9年10月6日貸款到期時
K公司無力償還貸款,A公司依法起訴K公司,20×9年12月6日,
人民法院一審判決A公司勝訴,責成K公司向A公司償付貸款本息70000000元,并支付罰息及其他費用6000000元,兩項合計76000000元,但由于種種原因,
K公司未履行判決,直到20×9年12月31日,A公司尚未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在本例中,A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正確答案】
1.A公司敗訴的可能性60%,即很可能敗訴,則A公司應在20×9年12月31日確認一項預計負債:(1000000+1200000)/2=1100000(元)
有關財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訴訟費50000
營業外支出——罰息支出(1100000-50000)1050000
貸:預計負債——未決訴訟——B銀行 1100000
2.雖然一審判決A公司勝訴,將很可能從K公司收回委托貸款本金、利息及罰息,但是由于K公司本身經營困難,該款項是否能全額收回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A公司20×9年12月31日
不應確認資產,
但應考慮該項委托貸款的減值問題。
二、債務擔保
三、產品質量保證
在約定期內(或終身保修),若產品或勞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或與之相關的其他屬于正常范圍的問題,企業負有更換產品、免費或只收成本價進行修理等責任。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上述相關支出符合確認條件就應
在收入實現時確認相關預計負債。【例13-8】A公司為機床生產和銷售企業。A公司對購買其機床的消費者作出承諾:機床售出后3年內如出現非意外事件造成的機床故障和質量問題,A公司免費負責保修(含零部件更換)。
A公司20×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別銷售機床400臺、600臺、800臺和700臺,每臺售價為5萬元。根據以往的經驗,
機床發生的保修費一般為銷售額的1%~1.5%之間。A公司20×9年四個季度實際發生的維修費用分別為40000元、400000元、360000元和700000元(
假定用銀行存款支付50%,另50%為耗用的原材料)。
假定20×8年12月31日,“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科目年末余額為240000元。
本例中,A公司因銷售機床而承擔了現實義務,該現實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A公司,且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A公司應在每季度末確認一項預計負債。
【正確答案】
(1)第1季度:發生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維修費):
借: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4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原材料20000
應確認的產品質量保證負債金額=400×50000×(1%+1.5%)÷2=250000(元)
借:銷售費用——產品質量保證——機床250000
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250000
第1季度末,“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科目余額=240000+250000-40000=450000(元)
(2)第2季度:發生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維修費):
借: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40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0
原材料 200000
應確認的產品質量保證負債金額=600×50000×(1%+1.5%)÷2=375000(元)
借:銷售費用——產品質量保證——機床375000
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375000
第2季度末,“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科目余額=450000+375000-400000=425000(元)。
(3)第3季度:發生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維修費):
借: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360000
貸:銀行存款 180000
原材料180000
應確認的產品質量保證負債金額=800×50000×(1%+1.5%)÷2=500000(元)
借:銷售費用——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500000
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500000
第3季度末,“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科目余額=425000+500000-360000=565000(元)。
(4)第4季度:發生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維修費):
借: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700000
貸:銀行存款 350000
原材料350000
應確認的產品質量保證負債金額=700×50000×(1%+1.5%)÷2=437500(元)
借:銷售費用——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437500
貸: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 437500
第4季度末,“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機床”科目余額=565000+437500-700000=302500(元)。
如果企業針對特定批次產品確認預計負債,則在保修期結束時,應將“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余額沖銷,
同時沖銷銷售費用。(
反向)
借:預計負債
貸:銷售費用
已對其確認預計負債的產品,
如企業不再生產了,那么應在相應的產品質量保證期滿后,將“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余額沖銷,同時沖銷銷售費用。
借:預計負債
貸:銷售費用
四、虧損合同
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
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
不可避免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預計負債的計量應當反映了退出該合同的
最低凈成本,(即履行該合同的成本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
兩者之中的較低者。)
(1)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
不需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
不應確認預計負債;
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
不可撤銷,企業就存在現時義務,同時滿足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
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2)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
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
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在這種情況下,
企業通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
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
應當確認預計負債。【例13-9】甲公司20×8年12月10日與丙公司簽訂
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9年3月1日以
每件200元的價格向丙公司提供A產品1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貨,
將對甲公司處以總價款20%的違約金。簽訂合同時A產品
尚未開始生產,甲公司準備生產A產品時,原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預計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將超過合同單價。不考慮相關稅費。
【正確答案】
(1)若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10元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1000×(210-200)=10000(元)
不履行合同支付的違約金=1000×200×20%=40000(元)
由于該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不存在標的資產,甲公司應當按照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與違約金兩者中的較低者確認一項預計負債,即應確認預計負債10000元。
借:營業外支出 10000(
教材明細不用寫)
貸:預計負債10000
待產品完工后,將已確認的預計負債沖減產品成本。(損失只能記一次,因為之前已經計入營業外支出,不能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
借: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10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10000
(2)若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70元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1000×(270-200)=70000(元)
不履行合同支付的違約金=1000×200×20%=40000(元)
應確認預計負債40000元借:營業外支出——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40000
貸: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40000
支付違約金時
借: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40000
貸:銀行存款 40000
【例13-10】甲公司與乙公司于20×8年11月簽訂
不可撤銷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
A設備50臺,
合同價格每臺1000000元(不含稅)。該批設備在20×9年1月25日交貨。至20×8年末甲公司
已生產40臺A設備,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單位成本達到1020000元,每銷售一臺A設備虧損20000元,因此這項合同已成為虧損合同。
預計其余未生產的10臺A設備的單位成本與已生產的A設備的單位成本相同。
則甲公司應對有標的的40臺A設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沒有標的的10臺A設備確認預計負債。不考慮相關稅費。
【正確答案】
有關財務處理如下:
(1)有標的部分,合同為虧損合同,確認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存貨跌價損失——A設備800000
貸:存貨跌價準備——A設備800000(40×20000)
(2)無標的部分,合同為虧損合同,確認預計負債。
借:營業外支出——虧損合同損失——A設備 200000
貸: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設備200000(10×20000)
在產品生產出來后,將預計負債沖減成本。
借: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設備200000
貸:庫存商品——A設備200000
【補充例題·單選題】(2007年)
2007年1月2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的租賃合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乙公司一臺機器設備,專門用于生產M產品,
租賃期為5年,年租金為120萬元。因M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甲公司自
2009年1月1日起停止生產該產品,當日M產品庫存為零,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事項對甲公司2009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為(?。┤f元。
A.0
B.120
C.240
D.360
【正確答案】D
【補充例題·判斷題】(2010年)
企業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先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再將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的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的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五、重組義務
重組,是指企業制定和控制的,將
顯著改變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
屬于重組的事項主要包括:
(1)出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業務;
(2)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較大調整;
(3)關閉企業的部分營業場所,或將營業活動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一)重組義務的確認
企業因重組而承擔了重組義務,并且同時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才能確認預計負債。
同時存在下列情況的,
表明企業承擔了重組義務:
(1)有詳細、正式的重組計劃;
(2)該重組計劃已對外公告。
【例13-11】20×9年12月31日,甲上市公司董事會
決定關閉一個事業部。20×9年度財務報告對外報出前,甲上市公司尚未將此項決定傳達到受其影響的各方,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實施該項決定。在20×9年12月31日,甲上市公司
不應對此項決定確認預計負債。
【例13-12】20×9年12月16日,乙上市公司董事會
決定關閉A產品的事業部,有關計劃已獲批準。至20×9年12月31日,關閉該事業部的決定已向社會公告,受影響的公司職工、客戶及供應商均已收到通知。如果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金額能夠可靠計量,在20×9年12月31日,
乙上市公司應對此項決定確認預計負債。
(二)重組義務的計量
企業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
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
直接支出是企業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并且與主體繼續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
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因為這些支出與未來經營活動有關,在資產負債表日不是重組義務。
表13-1與重組有關支出的判斷表(教材231頁內容,
注意前三行)
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有:
A.自愿遣散費
B.強制遣散費
C.不再使用廠房的租賃撤銷費
【補充例題·多選題】(2008年)
下列各項關于或有事項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重組計劃對外公告前不應就重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
B.因或有事項產生的潛在義務不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C.因虧損合同預計產生的損失應于合同完成時確認
D.對期限較長預計負債進行計量時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在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這里的待執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所以選項C不正確。
【補充例題·單選題】(2010年)
甲公司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決定對乙事業部進行重組,
將相關業務轉移到其他事業部。經履行相關報批手續,甲公司對外正式公告其重組方案。甲公司根據該重組方案預計很可能發生的下列各項支出中,不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是(?。?br />A.自愿遣散費
B.強制遣散費
C.剩余職工崗前培訓費
D.不再使用廠房的租賃撤銷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企業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其中,直接支出是企業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并且是與主體繼續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