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考情分析
近年考試中,本章內容通常
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會計政策變更和差錯更正也可能與其他章節相結合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需要重點掌握。
本章重點內容是
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區分,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的會計處理。
本章近幾年分值一般在2-4分,但很可能出綜合分析題。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法
調賬時:
(1)資產負債表項目:正常寫
(2)利潤表項目: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表示
調表時:
(1)
資產負債表調整變化年度的年初數(2)
利潤表調整變化年度的上年數一、會計政策的概念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是否記賬)、計量(記多少錢賬)和報告(在哪記賬)中所采用的
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具有如下特點:
(一)企業應在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規定的會計政策范圍內
選擇適用的會計政策
(二)會計政策涉及
會計原則、會計基礎和具體會計處理方法(1)會計原則包括
一般原則和特定原則,會計政策所指的會計原則是指某一類會計業務的核算所應遵循的
特定原則,而不是籠統地指所有的會計原則。
例如,借款費用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即屬于特定會計原則。
可靠性、相關性、實質重于形式等屬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為了滿足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而定的原則,是
統一的、不可選擇的,
不屬于特定原則。
(2)會計基礎包括
會計確認基礎和會計計量基礎。會計計量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由于我國企業應當采用
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確認基礎,不具備選擇性,所以會計政策所指的會計基礎,主要是
會計計量基礎(即計量屬性)。(3)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允許選擇的、對某一類會計業務的具體處理方法作出的具體選擇。(
千萬注意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
(三)會計政策應當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
需要披露的會計政策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
1.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計量基礎和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等。
2.存貨的計價,是指企業存貨的計價方法。 例如,企業發出存貨成本的計量是
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其他計量方法。3.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例如,企業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成本是
以購買價款,還是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進行計量。
4.無形資產的確認。 例如,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
開發階段的支出是確認為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