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農民工養老保險跨省轉移:
農民工換地打工中斷繳費封存賬戶,用人單位為農民工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12%,比目前規定的平均繳費比例低了8個百分點;農民工個人繳費比例可在4%至8%之間自選,而取消了8%的硬性要求。 農民工離開就業城市時,可領取參保繳費憑證,證明他在本地參保的時間和累計繳費情況,另一方面暫時封存其權益記錄和個人賬戶。農民工回到原就業城市就業并繼續參保的,其權益記錄和個人賬戶自然解封。 到達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農民工,按照與城鎮參保職工一視同仁的原則計發相關待遇:繳費滿15年以上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農民工不滿15年、但參加了“新農保”的,其養老保險關系轉入其家鄉的“新農?!敝贫?,享受“新農?!贝觥?農民工沒參加“新農?!钡模日粘擎偼惾藛T,一次性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政策: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其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就業所在地。參保人員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后,其流動前后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跨省流動就業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全部轉移,按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的12%的總和轉移養老保險資金。 已滿50周歲的男性和已滿40周歲的女性,且就業參保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原則上應在流動就業之前的參保地繼續保留養老保險關系,同時在新就業地建立臨時養老保險繳費賬戶,按新就業地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流動就業或在建立臨時養老保險繳費賬戶所在地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的,將臨時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轉移歸集到原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或辦理退休手續所在地。 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養老保險關系并繳費的,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本人向新就業地社保機構出示參保繳費憑證,提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由兩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辦理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的轉移接續手續。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接續手續:
目前的養老金發放辦法:
金額比例:我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采取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企業繳費比例一般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費比例為8%。 領取條件:我國領取養老金資格一是達到退休年齡,即男60歲、女職員55歲、女工人50歲,二是繳費年限累計達到15年。跨地區流動就業辦理轉移需要的手續:
當地參保的:參保人員就業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參保登記、繳費核定、權益記錄和保存等工作,在參保人員離開就業地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 參保人員在其他地區就業并繼續參保,只要提出接續申請并出示參保繳費憑證或信息,就能夠由轉出和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不必由參保人員本人在兩地來回奔波辦理,減少個人的責任和負擔。 注意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未達到退休年齡,除出國定居和到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定居外,不得提前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并辦理退保手續。 已領取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跨省異地定居的,不再轉移養老保險關系。 對于年滿50周歲的男性和年滿40周歲的女性跨地區轉移就業,規定其在新就業地建立“臨時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便于其繼續參保繳費。 養老金制度不是統一的制度,它是一個“碎片化”的制度,必然出現待遇差別。 除了社會統籌的養老金,有職業的人,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公務員年金、教師年金、醫生年金,在一生中擇時、酌情儲蓄養老金,這樣到退休時,又創造了一份養老金。 新政策推出后農民工與城鎮職工享同等福利待遇。 相關視頻優酷視頻:養老保險跨省轉移參考網站網易日志:養老金改革 南都網:養老金跨省轉移 南海網:養老金改革解讀 人民網: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下一篇:醫療保險費用怎么計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是小城鎮保險,如何辦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