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三.案例分析題
(一)背景資料
某二級公路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間),在較遠地帶分布著腐殖質土.含草皮土.強膨脹土.鹽漬土.有機質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價考慮,業主要求就地取材。為此,施工單位針對高液限黏土填筑路堤做了試驗路段,以確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鋪厚度等措施。
場地清理完畢后,對路基橫斷面進行了測量放樣,動力觸探,并繪制出橫斷面圖,提交監理工程師復測,確認后開始填筑路堤。
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試驗段提供的數據指導施工。經過2個月填筑,發現按試驗路段數據控制施工,施工周期長,無法滿足工期要求。業主在了解情況后,書面要求監理工程師指示施工在半個月后變更路堤填料。經過現場考查并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和設計單位確認后,選擇了粉土和砂性土兩種路堤填料,施工單位隨即組織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層粉土.一層砂性土.交錯分層水平填筑,每層壓實厚度22cm左右。碾壓時,直線段由中間向兩邊,曲線段由外側向內側的方式碾壓。
土方路基施工中,將下列方面作為路基常見質量控制關鍵點:
(1)施工放樣與斷面測量。
(2)路基原地面處理,按施工技術合同或規范規定要求處理,并平整壓實。
(3)使用適宜材料,必須采用設計和規范規定的適用材料,保證原材料合格,正確確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
(5)……
問題:
1.背景中所列土壤類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須經處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單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錯誤,并給出正確做法。
3.根據公路工程變更后合同價款的確定方法,結合背景資料,請寫出填料變更的變更價款程序?
4.施工單位列出的路基常見質量控制關鍵點不完整,請補充。
參考答案:
1.腐殖質土.含草皮土嚴禁作為路基填料。強膨脹土.鹽漬土.有機質土須經處理后方可用于填筑路堤。
2.“采用一層粉土.一層砂性土.交錯分層水平填筑,每層壓實厚度22cm左右”錯誤,應改為:采用一層粉土.一層砂性土.交錯分層水平填筑,每層壓實厚度不得少于500mm。
“碾壓時,直線段由中間向兩邊,曲線段由外側向內側的方式碾壓”錯誤,應改為: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的方式碾壓。
3.工程變更程序包括意向通知→搜集變更資料→變更費用評估→協商價格并簽發變更令。
4.補充如下:每層的松鋪厚度,橫坡。分層壓實,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確保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二)背景資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線長19.2km。該路地處平原地區,路基橫斷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層以黏土為主。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為防治高填路堤沉降,在采取相應的設計處理措施基礎上,施工方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由于填筑過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數天,天晴后排除積水繼續施工,為趕工期,工班長提出加班加點填筑,按時完成后可立即進入下一道路面基層施工工序。
事件2:在施工過程中,針對土方.土石填筑工程,項目部根據作業內容選擇了推土機.鏟運機.羊足碾.布料機.壓路機.灑水車.平地機和自卸汽車以及滑模攤鋪機等機械設備。
事件3:在填筑路堤時,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為60%,施工單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層鋪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復雜而采用豎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機整平每一層,最大層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標高時,改用土方填筑。
事件4:土石路堤施工中,嚴格質量檢驗,實測了壓實.彎沉值.縱斷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邊坡。
問題:
1.因大雨誤工后工班長提出的建議可否采納?為什么?
2.針對土石填筑施工,項目部所選擇的機械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3.指出事件3中施工方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正確的施工方法。
4.指出事件4中路堤質量檢驗實測項目哪個不正確?還需補充哪個實測項目?
參考答案:
1.不能采納。因為高填方路基易早開工,避免填筑速度過快,下一道工序應盡量安排晚開工,以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時間。
2.不妥當。不應選擇布料機和滑模攤鋪機。
3.不應采用平地機整平。因含石量為60%,整平應采用推土機鋪填。不應采用豎向填筑法。土石路堤只能采用分層填筑,分層壓實。
4.不應該實測彎沉法。還應實測平整度。
案例(三) 背景資料(10考點)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條長21km的二級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寬12m,水泥混凝土路面.為保證測量工作質量和提高測量工作效率,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測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測量隊對有關設計文件和監理簽認的控制網點測量資料,由兩人共同進行核對,核對結果應作記錄,并進行簽認,成果經項目技術主管復核簽認,總工程師審核簽認后方可使用.
(2)測量外業工作必須有多余觀測,并構成閉合檢測條件.
(3)對各工點.工序范圍內的測量工作,測量組應自檢.復核并簽認,分工銜接的測量工作,由測量隊或測量組進行互檢.復核和簽認.
(4)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和技術部門負貴人要對測量隊(組)執行測量復核簽認制的情況進行檢查,測量隊對測量組執行測量復核簽認制的情況進行檢查,所有檢查均應做好檢查記錄.
(5)測量記錄與資料必須分類整理.妥善保管,并作為竣工文件的組成部分歸檔保存,具體歸檔資料包括:
①交接樁資料.監理工程師提供的有關測量控制網點.放樣數據變更文件
②各工點,各工序測量原始記錄.觀測方案布置圖.放樣數據計算書.
K6+280.K6+910為土質路塹,平均挖方深度約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質為細粒土,施工單位在進行路塹開挖時,先沿路線縱向挖出一條通道,再橫向進行挖掘。由于該路段地下水位較高,設置了滲溝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壓時出現了“彈簧”現象.經檢查分析,出現“彈簧”的原因是滲溝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導致毛細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問題;
1.指出施工單位進行路塹開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稱.采用該方法是否恰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混合挖掘法,恰當,因為路塹較長,也較深。
案例(四) 背景資料
某市外環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3m,該路段因沿黃河大堤,地下水位高(現有黃河河床標高比路面設計高程高出2-3m),而且處于雨期積水地區,土質大部分為黃河粉砂土,少量粉質黏土,全線大部分路段為軟弱地基路段(地基承載力平均10-80kpa)。因此,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共同研究,依據當地材料狀況,施工條件與工期要求,采用以下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
(1)換填。K1+000~K1+350,長350m,K3+775~K4+270,長495m兩段粉砂土路段,生活垃圾堆放點和居民生活區,在清除垃圾及民用拆遷舊房基,挖至原粉砂土地層后做二灰土(2:8),五鏵犁拌合,厚度40cm,碾壓密實度90%以上,經土工檢測后再做二灰碎石層40cm。
(2)土工布處治。K1+780~K1+980,長200m路段地下水位高,土質差,葦根多而深,采用帶眼雙面膠無紡布(150~200g/m2,抗拉強度2050KN/m)鋪墊。
(3)K6+200~K6+350,長150m,位于黃河沉砂池上,粉砂土質,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采用孔深1-1.2m,間距60cm,梅花形布置的生石灰樁擠密。生石灰樁施工時工藝程序如下:整平地面→成孔→空氣壓縮機注入生石灰→封緊生石灰樁孔。
問題:
(1)土工布一般應該鋪墊在什么位置?有何作用?
(2)生石灰樁施工時工藝程序是否完備?如不完備,請寫出完備的工藝程序。
參考答案:
(1)土工布鋪設于路堤底部,起排水.隔離.應力分散和加筋補強,提高路基穩定性。
(2)不完備。工藝程序為:整平地面→振沖器就位對中→成孔→空氣壓縮機注入生石灰→邊振動邊拔出套管→振沖器移位→封緊生石灰樁孔。
案例(五) 背景資料
某公路工程,其中土方路基大部分為借土填方,路堤邊坡高度≥20m,地面橫坡大于12%,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質分析。在K19+100~K20+100處,本路段主要是粉質土,顆粒組成以小于0.075mm為主,屬于細粒土組,是較好的路基填筑材料。
(2)壓實機具選擇與操作:本路段選用CA25D和YZT16型振動壓路機組合碾壓施工。施工過程中,壓路機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開始時土體松散,采用輕壓(靜壓),然后用最大振動力進行振壓,壓力越大,壓實效果越好。先壓中間,然后向兩邊壓實,并注意縱向和橫向壓實重疊,確保壓實均勻。
(3)試驗路段結果:在K18+100~K18+200處,分別取三種松鋪厚度20cm.30cm.40cm進行試驗,試驗路段測試結果最佳含水量為13.4%,其他指標均符合路基填筑要求,松鋪厚度選用30cm。
施工中準確放樣,認真壓實,原地基后采用縱向分層填筑法進行填筑,填正確 過程中每完成一層均檢測了壓實度.彎沉.縱斷高程.中線偏位.寬度.橫坡.邊坡等項目,依此判斷合格后再進行下一層填筑,在施工過程中遇雨,雨后檢測填筑含水量在15%~17%范圍內變化,雖嚴格按壓實質量控制進行施工,仍出現“彈簧”現象。
問題:
(1)K19+100~K20+100段的土質分析是否正確?該土質能否直接作為路床填筑材料?
(2)在填筑過程中施工方對碾壓層做出的合格判斷是否合理?為什么?
參考答案:
(1)不完全正確。粉質土是較差的路基填料。不能直接作為路床填筑材料。
(2)不合理,檢測項目不全,未測平整度。
下一篇:公路二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習題二(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2009執業醫師考試成績查詢 醫學綜合筆試合格分數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