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陳茶和新茶?可以通過這幾點
分類: 食品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24
閱讀 :407
如果是當年春季,從茶樹上面采摘的鮮葉,經過加工后制作出來的茶葉,這種就被稱為是新茶。新茶和陳茶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需要辨別清楚,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如何辨別陳茶和新茶? 1、觀色澤。茶葉在貯存過程中,由于受空氣中氧氣和光的作用,使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色素物質發生緩慢的自動分解。如綠茶中葉綠素分解的結果,使色澤由新茶時的青翠嫩綠逐漸變得枯灰黃綠。綠茶中含量較多的抗壞血酸(維生素C)氧化產生的茶褐素,會使茶湯變得黃褐不清。而對紅茶品質影響較大的黃褐素的氧化、分解和聚合,還有茶多酚的自動氧化的結果,會使紅茶由新茶時的烏潤變成灰褐。2、聞香氣。陳茶由于香氣物質的氧化,縮合和緩慢揮發,使茶葉由清香變得低濁。科學分析表明,構成茶葉香氣的成分有300多種,主要是醇類、酯類、醛類等特質。它們在茶葉貯藏過程中,既能不斷揮發,又會緩慢氧化。因此,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濃變淡,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3、品滋味。我們在選購茶葉時,一定要坐下來品一品。再好的茶,只有在品嘗、對比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陳茶由于茶葉中酯類物質經氧化后產生了一種易揮發的醛類物質,或不溶于水的縮合物,結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減少,從而使滋味由醇厚變得淡薄;同時,又由于茶葉中氨基酸的氧化,使茶葉的鮮爽味減弱而變得“滯鈍”。4、含水量:只要用手指捏一捏,就能很簡單地鑒別新陳茶。新茶一般含水量較低,在正常情況下含水約7%,茶葉條索疏松,質硬而脆,用手指輕輕一捏,即成粉末狀。陳茶因存放時間過長,經久吸濕,一般含水量都比較高,茶葉濕軟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狀,茶梗也不易折斷;同時,當茶葉的含水量超過10%時,不但會失掉茶葉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發霉變質,以致無法飲用。以上就是有關陳茶這方面常識的相關介紹,相信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已經對陳茶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陳茶這方面的常識,不妨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