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多方面拓展創投基金的中長期資金來源,發展創投二級市場基金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7-28
閱讀 :536
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在國新辦舉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 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要滿足初創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要定位以股權投資為主,股權投資是滿足初創期科創企業資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時要采取“股貸債保”聯動的綜合支撐體系。談及今后在推動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將采取的措施,張青松表示,一是多方面拓展創投基金的中長期資金來源。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按照商業化原則投資創投基金。支持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銀行理財子公司開發與創投特點相匹配的長期投資產品。二是引導創投機構加大投早投小力度。要建立健全創投基金的考評和容錯免責機制,讓他們放下包袱,綜合算賬,算長遠賬,更好地發揮投早投小的引導作用。同時,也要推動創投機構加強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設,對投資對象也就是初創期的科創企業加強戰略咨詢、資源整合的綜合化服務能力。三是不斷豐富創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動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不斷提高上市的融資效率。發展創投二級市場基金,擴大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范圍。活躍并購市場,在整個創投基金退出轉化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在我國的銀行信貸市場里,與并購活動相關的并購貸款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四是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適合初創期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初創企業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調動投貸兩方面積極性,在貸款過程中附加一些股權投資的條款,如果成功能夠獲得更高收益,這個高收益可以彌補貸款損失,實現銀行信貸資金的可持續發展。談及如何構建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金融服務體系,張青松表示,作為資金的供給方,應該聚焦短板弱項,發揮自身的優勢,能夠盡可能地滿足科創型企業以及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金融需求。具體有五個方面:一是推動科創型企業貸款持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從人民銀行角度來講,要運用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創新提供良好的貨幣環境。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從其管理機制、風險評估、產品服務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專業服務能力,把科技創新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二是不斷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在債券市場上,推動科創型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在股票市場上,鼓勵更多的科創型企業發行上市。“我要特別提出,暢通創投機構‘募投管退’全鏈條,也就是資金募集、資金投資、資金管理以及資金退出,加強對種子期、初創期科創型企業的金融供給。我們還鼓勵更多的科創型企業進行再融資和并購融資,并且希望銀行能夠為并購融資活動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張青松表示。三是進一步發揮保險和融資擔保機構的風險分擔作用。科創活動不確定性較強,融資擔保和保險有風險分擔的天然職責和職能。具體到首臺首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保險補償機制試點政策。四是不斷優化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配套政策。鼓勵科創型企業充分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加強銀政企對接和科技共同信息的分享,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配套政策。五是要統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防范金融風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指導銀行業等各類金融機構嚴守風險底線,重點督促他們落實好風險防范的主體責任,堅持自主決策、自擔風險,使得金融創新、風險防范形成一個邏輯整體,推動銀行業自身高質量發展,以及金融創新持續健康發展。科技創新往往具有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征,談及金融管理部門如何統籌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與金融風險,張青松表示,一是提升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二是強化科技型企業融資的市場約束;三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的分擔體系;四是穩妥推進科技創新金融改革的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