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85年春天,李永萍與許乃威在臺大求學期間,改編干寶「搜神記」的 《永生咒》,以「庠序會」的名義參加臺大《花城劇展》并奪得冠軍,并受邀至云門實驗劇場演出。但在云門的演出并未獲得好評,「庠序會」因此形同解散。七個月後,李永萍與許乃威再度改編制作《十五號半島:以及以後》,為了改進《永生咒》演出時演員難以駕馭的問題,他們特地重新取了團名「環墟劇場」,環墟劇場就在1986年2月正式誕生。但《十五號半島》在云門的演出依然不受肯定,演員流失問題亦嚴重,於是李永萍與許乃威退居幕後,改由李永喆在1986年4月自行編導演《舞臺傾斜》,在《花城劇展》得到第二名并加演,1987年2月繼續編導《家中無老鼠》在皇冠小劇場演出,終於讓環墟劇場知名度打開,并成為有固定團員之劇團。
環墟的早期作品搖擺於走出實驗劇、走向前衛劇之間,中期作品豐富并自成一格,兩年內有九個作品,發展出顛覆既定劇場觀念的特殊劇場語言、場面調度,奠定環墟的劇場風格。後期環墟投入社會運動,作品較少,但環墟在劇場語言形式的創新、「反敘事結構」和「非再現式的場面調度」都是小劇場運動的突破。1992年初,李永萍與許乃威制作了《吠月之犬》後,遭遇財務困難,正式宣布環墟劇場解散。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