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語言禮儀具有三個主要特征:情感化、適合語境和繁簡適當。
(一)情感化
情感,看似虛無縹緲,不可捉摸,但卻是客觀存在的。有些人表面上冷若冰霜,有些人城府于胸,更有些人心如槁木,可是,一旦喚起他們心中深層的情感,他們就會爆發出熾熱的情感之火。中國更是一個重感情的國家,不僅要“曉之以禮”,還要“動之以情”,這是具有濃厚人情味的溝通方式。在公關傳播中,一方面,情感是語言禮儀傳遞的重要內容之一;另一方面,語言禮儀也是表現情感的載體之一。
語言禮儀情感化的具體表現如下:
1、語言情感的符號表現
語言中有許多明顯與人的情感體驗相聯系的語言符號,如熱愛、高興、厭惡、憎恨等等。語詞一般分為有褒義、貶義、中性這樣三類,語言禮儀的功能是引起對方愉悅性的互動,造成一種良好的交際情感氛圍。所以在語言中多用褒義感情色彩的語詞。語言禮儀中的“禮貌語”,是最明顯的情感性語言符號,如“您好”、“再見”、“請”、“對不起”、“謝謝”等。在公關傳播中它們不僅表示所固有的理性意義,同時也傳遞著情感,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
語言禮儀中的“微笑語”,是情感化特征的外在表現,它往往和“禮貌語”結合在一起,以視覺、聽覺角度傳遞著豐富細膩的情感。微笑給人的感受是溫馨、友善和美好。《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最珍貴的瑰寶之一,這幅畫的最主要特征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
2、語言情感的語音表現
語言情感的語音表現主要集中在有聲語言,以聲傳意,以聲傳情。魯迅說:“語言有三美,意美的感心,一也;音美的感官,二也;形美的感目,三也。”對說話人說的每一句話,三表意的同時,也把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語音的輕重、音量的大小、語氣的徐疾等具體形象展現在聽者面前,形象真切,可感性強。因為,“人的喜怒哀樂,一切騷擾不寧、起伏不定的情緒,連最微妙的波動,最隱蔽的心情,都能由聲音直接表達出來,而表達的有力、細致、正確,都無與倫比。”(丹納《藝術哲學》)這里既有內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又有外在的高低、強弱、快慢、虛實的語音形式。綜合這兩方面,就是平時說的“語氣”。因此,有聲語言豐富、細膩的情感主要通過語氣的變化來表現。語氣變化見下表:
表達者(二)適合語境
語言表達時所處的具體環境,稱為語境。既有時代、社會、地域、文化等宏觀語境,又有溝通雙方當時的地位、處境等微觀語境。語境對語言交流起著干預制約作用和補充作用。在語言傳播中,溝通雙方必須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了解彼此的社會背景,文化傳統以及個人經歷和性格等因素,才能事半功倍地營造一個和諧的交際氛圍。根據語境,區分必須說的話、允許說的話和禁止說的話。語言禮儀主要使用必須說的話,輔以允許說的話,杜絕禁止說的話。
例如在婚慶場合下,主客人都是以高興、熱情的情感,氣滿聲高,氣徐聲柔地使用褒義色彩的詞。客人祝新婚夫婦“百年好合”,,新人答謝客人的盛情光臨,如某人氣足聲硬地說某某又喜新厭舊,弄得家里終日困擾,婚姻幸福不可把握等,這顯然是一種失禮的行為。而在白喪場合下,主客人則是氣沉聲緩地數著逝著生前的優點,勸慰著他人,以減輕其痛苦。如某人對逝者的老伴說“當年你答應他(她)百年好合,看看現在,你還不是違背了前愿,不守信用”。那就捅了馬蜂窩,和所有人成了敵人。
與不同的對象說話,也要注意區別。商場營業員對西裝筆挺的男性老年顧客稱呼“先生”是尊重;對鄉里的男性老年顧客稱呼“老大爺”、“老人家”是親切,而不能說“老家伙”、“老不死”。即使對同一顧客語言禮儀也應隨著他與組織關系的變化有所不同。如賓館的服務員對初次下榻的客人,一般是微笑致意:“您好!歡迎您光臨我們賓館。”第二次來時,服務員應邊行禮邊說:“趙先生,歡迎您再次到來,您喜歡上次的那間房間嗎?”第三次到時,服務員應熱情上迎,高興地說:“歡迎您又一次光臨,請上樓,房間已經給您準備好了!”這種“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朋友”的公關服務,是牢牢吸引住顧客的有效方法之一。
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們之間的語言交流,其語言風格一般顯得莊重,富有文彩,多選用一些書面語言色彩較濃的詞語,如引經據典等。同行業之間的溝通,會有許多專業用語如與外行業的人溝通,就有必要解釋一番。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成語、諺語和歇后語,不同的時代,也會有不同的習慣語。如現在我國“愛人”這個詞通常是指夫妻雙方中的任何一方。有一次,一個臺胞攜妻回大陸探親,服務員問他“這是您愛人?華僑滿臉尷尬。原來在40多年前“愛人”是指情人。現在臺灣地區慣稱妻子為“太太”。
(三)繁簡適當
所謂語言的簡與繁,是根據不同的語境和公眾的不同需要而特別采用的語詞、句式的省略、節縮和反復、重疊等表達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現代人追求的是效率原則,所以,語言要盡可能地簡潔明了。老是喋喋不休地重復同一語言信息,會被對方認為是在浪費他的時間,引起不快。這也是一種失禮的行為。魯迅說:“(我)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寫小說的材料縮成速寫,決不將速寫材料拉成小說。”美國前總統里根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致詞,僅用了16個英文單詞,譯成中文是:“我宣布,進入現代化時代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在洛杉磯正式開幕!”精辟簡潔的語言強調了“現代化時代”,尊重了急于觀看奧運會開幕式盛況觀眾的心理需要,從而產生了奇特的效果。但是,作為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就不應忽視服務性質,簡單地報一次:“六圣堂到了”就了事,因為乘客并不總是在集中精力聽售票員報站名。城市公交車一般比較擁擠,夾在車中的乘客難以看到車外的參照物;而外地乘客對站名陌生,聽到一次可能還反應不過來。所以,售票員應采取“繁復”強調的方式報站名。如說:“下站是六圣堂,要下車的乘客請準備,六圣堂到了,要下車的乘客請下車,六圣堂到了。”又如在傳遞一個接受者瞬時難以承受的不幸消息時,通常總是先說:“告訴你一件事,不過你聽了要冷靜,千萬要冷靜,想開一點。”這是緩和氣氛,培養接受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減緩對接受者產生的感情沖擊。
總之,公關語言的簡略或繁復是根據語境或公眾心理來確定的。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