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喝酒,比起吸煙來,更具中國味,其歷史源遠流長。中國人四季八節,人來客往,無不喝酒。酒的習俗從“女兒紅”就可窺其一斑。“女兒紅”流行于浙江紹興一帶,在女兒出世后即著手釀制。釀成后,灌在定制的酒壇中,壇口先用荷葉包扎,隨后用黃泥封口。待到女兒出嫁時,才取出作為女兒的嫁妝或請客飲用。它集美的人的倫和美的至味于一身。它之所以流行于紹興一帶,是與紹興人交際中特別重酒的風俗有關。紹興的多種風俗,幾乎都離不開酒,單就飲酒名目,就多達三四十種。生孩子,要吃“剃頭酒”、“滿月酒”、“周歲酒”、“回門酒”;多種節時要吃“年節酒”、“散福酒”、“元宵酒”、“端午酒”。
喝酒應有酒德。首先,喝酒要有度,不能喝醉。一般喝交情酒,喝到七八分微有醉意就應止住。但這需要一定的控制力。而喝公事酒、外事交往酒,應始終保持自己頭腦清醒,喝到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就差不多了。
其次,在喝酒過程中,不要斗酒、拼酒、灌別人喝酒。這是中西方喝酒的主要差別所在。在西方,一般是自己喝,不勸別人喝酒。而國人的敬酒、干杯,有時就不太考慮對方的酒量、身體狀況等因素。所以,應從體諒別人的立場出發,只求大家隨意和高興即可,不要強勸別人喝酒。
再次,在喝酒時,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所以在能影響到別人的場合,不要猜拳行令,大聲喧嘩。
最后,要注意酒桌上的禮貌。斟酒從長者、女士開始,小酒杯一般為八分酒,大的玻璃杯為二三分酒。向長輩敬酒,敬辭先行,站起雙手端杯,等長者端杯后才先干為敬,長者飲畢放杯后,再放下杯子。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