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實育兒假?
分類: 職場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428
此前有消息稱,我們國家的育兒假是10天,但是每個地方對育兒假的落實力度存在差異,有不少業內的人士覺得,育兒假的落實需要進行推進,激勵,不然很難實施,那么怎么落實呢? 《父母育兒假:發達國家的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中提到,對于育兒假的成本分擔,在OECD(指經合組織)國家中,28個國家全部或部分來自于社會保障或者公共基金,有6個國家雇主需要額外承擔一部分,有4個國家由雇主承擔全部。用于支付育兒假期間保障的公共基金,較常見的做法是政府、雇主和雇員都有所貢獻。可以擴大生育保險的范圍,落實生育津貼待遇,保障男性和女性在產假、陪產假和育兒假期間,收入水平基本穩定。生育保險的范圍擴大至育兒假,育兒假期間的經濟保障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付的共同基金來承擔,政府予以補貼。不能簡單發文要求企業做什么,而是要創造條件,推進有關政策落實。比如,要減輕企業的稅收、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等等。關于減輕企業稅收和給予補助,持有這類觀點的人不在少數。比如,北京奧肯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李傳文在接受新華視點采訪時就談到:“對于執行育兒假政策的用人單位,既可以進行榮譽表彰,也可以通過給予稅費減免等方式進行激勵。”生育孩子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未來的勞動力和納稅人,國家財政部門需分擔一部分生育成本。可通過減免稅收、直接給予財政補貼等方式,補償企業因育兒假增加的雇傭成本,使享受補貼的企業有意愿積極落實育兒假。不少地區開展“和諧勞動關系企業”評選,主要考核因素包括合同簽訂、勞動保障、工會建立、休假制度落實等。基層干部建議,可在此基礎上,將育兒假作為一項重要考評指標,對政策執行較好的企業予以宣傳表彰。有些論文中提到,育兒假的成本分擔很重要,建議可以擴大生育保險范圍,政府加大力度給予補貼,盡量給企業創造條件,來推進育兒假等的一些政策,還可以通過減稅、財政補貼等的方法,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