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案例8 背景材料:
在大多數公路工程中,材料費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因此,對材料費的控制就成為公路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施工企業應加強材料的計劃管理,認真查明材料的需要,經過對材料的供需平衡來編制各種計劃,確保材料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該項目部擬定了以下兩條材料編制計劃的原則:
1)依據生產實際情況編制,做到經濟合理,切實可行;
2)各部門對計劃嚴格審核;
材料到達工地后,材料員組織進行了驗收,驗收的程序如下:1)驗收準備;2)核對證件,證物相符后直接辦理了入庫手續。
材料發放時,材料員制定了一些發放原則如下:
1)保證重點,照顧一般;2)先進先發,先舊后新、交廢領新,有保存期限的物資先發;
問題:
1.材料計劃主要包括哪些計劃?
2、材料計劃編制原則不完整,請補充。
3.有人說,“材料采購計劃是材料部門根據材料需用量計劃編制的,是保證材料供應的主要措施。”你認為該提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改正。
4、材料驗收程序是否完善?如不完善,請補充。
5、材料發放原則不完整,請補充。
參考答案:
1.材料計劃包括:
(1)材料需用量計劃;(2)材料供應量計劃;(3)材料采購計劃;(4)材料用款計劃。
2.補充:堅持勤儉節約和先利用庫存,后訂貨、采購原則。
3、不完善。材料采購計劃是材料部門根據材料供應計劃編制的,而不是根據材料需用量計劃編制的。
4、還應:檢驗實物、辦理入庫手續。
5、補充如下:1)專料專用和按消耗定額領用的材料,在工程細目之間互相挪用,要辦理退、領手續;2)按發料憑證發料;3)工程剩余材料的回收和修舊利廢。
案例9 背景材料
某項目部在施工中需要用大量施工機械,為此項目部積極做好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建立了機械使用責任制,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由項目經理親自指派。同時還建立了機械安全管理制度。但在項目施工中分別發生了因操作人員擅離工作崗位和因搶險救災而造成的機械損壞的兩起事故。
問題
1、根據機械使用責任制的要求,項目經理的做法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2、按照機械事故的分類要求,背景材料中的兩起事故分別是哪類事故?
參考答案:
1、不正確。操作人員必須持有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核發的駕駛證和操作證,而不是由項目經理指派。
2、分別屬于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
案例10 背景材料:
某大型施工企業承擔了一條二級公路任務,里程樁號K1+500~K12+100,其中有特大橋一座。開工前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由項目經理主持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過程中,企業在對工程項目的巡回檢查中發現該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比較混亂,其中包括現場臨時設施沒有嚴格按照施工平面圖布置,現場管理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現場材料管理混亂,浪費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檢查組要求項目經理部進行整改,建立健全現場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安全、成本的教育,重視工程成本的控制,重點控制材料費成本,建立材料管理工作流程,通過控制物耗和物價來實現材料費的節約。
問題:
1.材料核算包括量差核算和價差核算,請指出量差核算應核算的主要內容。
2.量差控制中的減少定額內的物資消耗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來實現,主要的途徑有哪些?
3.在控制物價管理中,項目部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價差核算?
答案:
1.量差核算的主要內容有:
(1)限額領料單核算; (2)優化試驗配合比的核算; (3)總量差核算。
2.優化施工方案,推行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優化試驗配合比。
3.在控制物價管理中,項目部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價差核算:
(1)購入原價的核算; (2)運雜費的核算; (3)場外運輸損耗的核算; (4)采購及保管費的核算。
(案例11)背景資料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瀝青材料、瀝青混合料和鋼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項目部自己采購和組織運輸。項目部材料采購部門擬按工程量清單→材料供應計劃→材料用量計劃→材料用款計劃→材料采購計劃的順序進行材料計劃管理。
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有關部門通過資料分析,發現混凝土工程的實際成本比計劃成本增加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關資料表明,材料的供應機構并未發生變化,為了進一步控制施工成本,項目部還加強了量差考核。
在工程施工中還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水泥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了蜂窩、麻面,項目都認為并未影響結構,因此未做任何處理。
事件2:在路基施工放樣時,由于工期緊,項目部新購了一臺全站儀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將一臺超過規定周檢確認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時完工。
問題:
1.背景中的材料計劃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2.項目部為了達到在具體操作上控制物耗的目的,應該怎么做?并提出量差節約的途徑有哪些。
3.事件1中,項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提出正確的處理辦法。
4.分析事件2中存在的儀器管理問題,并提出正確的處理方法。
參考答案:
1、不合理。應按工程量清單→材料需用量計劃→材料供應計劃→材料采購計劃→材料用款計劃。
2.最常用的方法是推行限額領料制度,該制度是考核量差節超的基本制度。物耗管理的辦法有:
(1)節約降耗,減少定額內的物資消耗;(2)控制物耗,減少定額內的物資損耗。
3.不正確。應采用整修的辦法進行處理。
4. 新購儀器在使用前應到國家法定計量技術檢定機構檢定,而不能直接使用。當儀器超過了規定的周檢確認時間間隔而未檢定,則視為不合格,必須停止使用,隔離存放,并做明顯標記。
(案例12)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包了一條二級公路,路面面層為瀝青混凝土,基層為水泥穩定碎石。項目經理部人員進場后,完成了經理部的建設和設備的進場工作。合同規定瀝青由業主提供,地材由施工單位自采。材料管理人員在查看過料場、進行了價格比選后,就開始進料。
瀝青混凝土采用間歇式攪拌設備,其參數如下:每拌一鍋的重量為4000kg,時間利用系數為0.85,攪拌器加料時間為6s,混合料攪拌時間41s,成品料卸料時間5s。
該項目部為了抓好施工成本管理,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促進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同時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層層分解,以分級、分工、分人的成本責任制作保證。把有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理論、技術和方法運用于成本管理。
問題:
1、計算瀝青攪拌站的生產率。
2、項目部材料采購程序存在什么問題?
3、分析背景資料中項目部的做法,分別說明其體現了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哪幾條原則?
參考答案:
1、Q=nGJKB/1000=3600÷(6+41+5)×4000×0.85/1000=235.38t/h
2、材料采購中應取樣試驗,產品合格后才能采購。
3、“為了抓好施工成本管理,通過成本管理的各種手段,促進不斷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以達到可能實現最低的目標成本的要求。”體現了成本最低化原則。“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層層分解,以分級、分工、分人的成本責任制作保證。”體現了成本責任制原則。“把有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理論、技術和方法運用于成本管理。”體現了成本管理科學化原則。
下一篇:公路二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習題二(五)(合同的變更、轉讓與權利義務終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造價工程師考試法規例題一解析(管理概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