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我在米飯網的回答:米飯不是一個討論問題的地方,而是一個抖機靈的地方。哈哈。答案 2:
將問題同步到微博,這項功能從技術上講沒有任何難度,知乎如果想做的話隨時都能做出來,也許這項功能早就已經開發好了,只是沒有啟用而已。原因很簡單:目前知乎還沒有-,將問題同步出去之后讓別人看到之后卻進不來,完全沒有意義。我相信在知乎-注冊的時候,微博同步功能一定會立即-出來的。作為一個問答類網站,是否能成功的各種因素中技術只占很小的比例,運營才是最重要的。運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網站內容的質量,而內容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用戶群。在比較不同問答網站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要考察網站的內容質量,而不是比較網站的功能多少。答案 3:
米飯是個基于現有社區關系的社交網站,不是知識社區。用戶在米飯不是問答,是打招呼。問答是表,交友是里。答案 4:
單從米飯中的問題來看,大部分都是娛樂、生活化的,比如:1)明天早上吃什么呢?2)我一會出門,12點的加勒比海盜啊。開始了。誰和我一樣呢?哈哈哈······3)明天是5月20日,明天的13:14分你會做什么呢?4)有喜歡王菲的沒?5)大家是怎么知道米飯的?以上這些是我第一次登入米飯所看到的,這樣一來,應該清楚知乎和米飯的發展方向。答案 5:
知乎用戶總喜歡去對米飯評頭論足指指點點說對方如何沒營養,問題檔次不夠米飯用戶從來不來瞎扯知乎哪里哪里不好,因為沒意義,也和他們沒關系另外不同類型的東西沒有可比性,請沒有理解米飯和知乎是兩種不同產品的人把個人介紹里面“產品經理”四個字去掉行不行,丟人現眼答案 6:
我專門寫了篇博客:xuexinlu.blogbus/logs...全貼過來了:前幾天寫了篇《網絡圖譜論“知乎”》,有看官讓我評點下米飯(mifan.me),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在我看來,米飯與知乎本質上是兩類產品(或者說Formspring和Quora是兩類產品),米飯就是個社交網站,而知乎是知識網站。米飯的機制更像微博,有很強的時間屬性,但是和微博又有重大區別:微博是單向關系,單向傳遞,米飯是單向關系,雙向互動。我難以判斷米飯這個產品的前途如何,但是對這種社交網絡的新機制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接下來我將對上面的觀點做一些詳細的解釋,基本上是由淺入深的順序,展開來談五點。一、米飯雖是問答網站,但是它的網絡圖譜里不存在知識結點,只有個人結點,問題和答案是結點之間的信息流。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用戶不能“關注”問題,更不存在“話題”一說,只能關注人,所以“問題”這一結構無法獨立地與用戶進行信息交互,必須依托于用戶之間的關系。沒有知識結點的壞處是知識無法沉淀、豐富、完善;但在另一個方面,卻突顯了用戶關系的重要性,因有關系才有問答,也使用戶更看重問答這個實時的互動過程,而不是問答的結果。對于知乎,“問答”是一個名詞,對于米飯,“問答”是一個動詞。二、米飯有很強的時間屬性,問題和回答作為社交網絡中的信息快速地流動。米飯的界面給用戶提出了兩個與時間有關的暗示:1)“快問快答”。比如體現在消息頁面,每一個要求我回答的問題下面都有一個窄窄的輸入框,外加“支持ctrl+enter回復”的提示,似乎在要求我抓緊時間馬上快寫,不用寫多,連動動鼠標的時間都要省。而知乎卻是滿眼的長篇大論??梢哉f,米飯是“以短為趣”,知乎是“以長為榮”。2)“此刻”作為一種基本的時間視角。體現在回答發表時間的表示方式,標記出與“此刻”的距離,如“張三對李四的回答于2分鐘之前”。這種表示與微博類似,而微博正是典型的強時間屬性產品。另一方面,“此刻”的存在暗示用戶:同一個問題,現在給出的回答可能會和一小時前的不一樣,也可能會和一小時后的回答不一樣,生活在流淌,答案也在變化,因此時間對于問答是一個重要的變量。也正因此,米飯允許用戶對同一個問題多次回答,而知乎卻限制只能答一次。知乎是某種“絕對主義”,米飯是某種“相當主義”。三、米飯有很強的社交屬性,問答是促進社交的手段,社交也是促進問答的手段。米飯的社交屬性體現在(不完全歸納):1)展示提問者的身份和頭像2)要求用戶填寫詳細的個人資料。3)在每一個答案動態中,提問者和回答者的頭像同時展示,凸顯一種對話感。可以把米飯中的問答理解為一種“微對話”,這種微對話不論是在線下的社交還是在SNS的互動中都是很常見的。4)可以給答案進行“喜歡”-。相比于“頂”“贊”等詞,“喜歡”是一個感情化色彩更濃的詞匯,而紅心的小圖標更加重了這層色彩。所以知乎是“理性問答”,米飯是“感性問答”。問答作為人際互動的一種典型方式可以以促進關系的發展,這很容易理解。那么為什么說社交是促進問答的手段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社交網絡本身作為問答信息的快速傳播渠道,在社交網絡中,“我”這個結點與其他用戶結點的聯結越多,我的問題就越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回答。2)問答參與者的個人背景信息和關系信息為問答提供了豐富的語境。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提出來,所表達的信息可能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對提問者越了解,那么就越能準確地理解問題的真實意圖,也就能給出更合適的答案。問答參與者的關系是問答另一個重要的背景變量。當然談到社交網絡的建設,不能不提利用用戶的已有社交關系,爭取把他們的這些關系轉移到當前的網站上來,所以米飯很看重對“同城”“同事”“同學”關系的建立。但是本文不想重點探討這一點,因為這個問題對于所有的SNS網站是一樣的,米飯不具有特殊性。四、米飯最核心的機制:單向關系,雙向互動。對于米飯這種強社交性問答網站的一個典型疑慮是:是不是在現有的社交平臺上,不論是facebook型平臺,還是twitter型平臺,加一個類似的問答功能,就能替代米飯類型的產品了?甚至說,這些平臺現有的功能,就已經涵蓋了米飯所能做到的一切?其實這些質疑不無道理。但是,我認為米飯有一個核心機制,造就了它與現有主流社交平臺的本質差異:單向關系、雙向互動。單向關系,就是沿用twitter和微博的那種方式,follow;雙向互動呢,就是比如“我”關注了100個人,我不僅能作為被動的旁觀者,看到這100個人的最新動態,我還能同時給這100個人提問,等于占據了一個頗為主動的地位,成為強有力的互動發起者。當然這種設計是有不小風險的,某種程度上顛覆了通常的社交邏輯:雙向關系就應該是雙向互動,單向關系就應該是單向傳遞。用戶是否能接受這種新型的互動方式呢?確實,我并不肯定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機制是否真的可行,但是我可以說,如果有一款采取該機制的社交產品真的成功了的話,那么問答將是非??赡艿漠a品包裝方式。為什么呢?試想一下在實際生活中,你心里有一個重視或者仰視的人(類似于關注者和被關注者的關系),之前你從未和他當面說過話,現在有一機會可以和他交流,你會采取什么方式呢,我想大多數人肯定會想到:“我能不能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對于弱關系,最恰當的、最有可能成功的溝通方式(或者直接點:搭訕方式)就是提問。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好處是能極大地拓展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因為單向關系使得結點之間的連接非常簡單,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增加鏈接的數量;而雙向互動又能激發已建立鏈接的結點之間的信息傳遞,使得整個網絡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五、米飯可能給用戶帶來的核心價值:把生米煮成熟飯(生人變熟人)。米飯的這一可能(只是可能,有待于產品設計和運營的持續改進)的核心價值:把生米煮成熟飯,正是建立在其核心機制的基礎上。對比一下,一個雙向關系的社交網絡,用戶的好友關系主要是基于原本已經存在的真實關系;而一個單向關系的社交網絡,要想把你默默關注的人變成你的朋友,很多人會覺得既無可能也無必要。但是米飯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是的,一開始你可以選擇默默follow某個陌生人,接下來你可以向他大膽提問(因為天經地義,這里就是提問的網站),然后他可能會回答你的問題(因為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幾秒鐘吧),一來一去,生人就變成了熟人,生米就煮成了熟飯,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很顯然,這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用戶價值,如果米飯未來想要走得更遠,必須圍繞“如何更好地把生米煮成熟飯”這一中心上下功夫。界面和交互端的用戶體驗優化是一方面,設計算法進行陌生用戶的智能推薦是一方面,在運營方面對提問的話題類型、語言風格進行有助于關系拓展的問題引導是一方面,等等,米飯團隊有很多重要的功課可做。另外承接本文開頭所說,除了社會化問答這種模式之外,單向關系+雙向互動的社交網絡機制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拓展方式呢?是否能激發其他的產品創新呢?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答案 7:
米飯比知乎更偏社交。隨意,生活,娛樂,博你一笑,時有閃光。知乎比米飯更偏問答。嚴肅,正經,認真,更能獲得知識。米飯一開始就能同步新浪和-微博,也是其能跟微博更好的結合。米飯上回答基本上你微博用戶想要的。但是知乎不是。答案 8:
產品的定位不一樣。知乎這種機制是為了留住高端人群才設置了門檻,但是米飯的做法似乎是為了吸引大眾。答案 9:
兩者的內容領域不同,對象不同而已,應該說,沒有哪個網站能做到適應所有用戶~所以才會有同類產品的產生~雙方都可以根據自我的內容進行前進,以內容定主體就行了~答案 10:
米飯近乎生活社交,這種方式容易火起來,但是大家的興趣也褪得很快知乎專業,雖然有讓人嚇嚇的感覺,但是慢慢地長遠地走估計是沒有問題的。答案 11:
米飯更像是知乎與-知道的結合產品,更傾向于一種生活化、娛樂化的問答社區。如果推廣、運營的好,也具有普及的潛力。答案 12:
同意謝永暉的回答,米飯的回答更偏娛樂,生活。在米飯上逛了逛,發現問題都很無聊(至少對我而言),更像是用戶為了打發時間往對方拋出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我認為是類似于現實中人與人最開始的寒暄,淺層次的溝通。所以覺得米飯是想往社交方向發展。答案 13:
米飯,土豆,豆瓣,飯否,蝦米 ----名字都跟吃有關。知乎---不能吃,或者說用戶群體不同。答案 14:
初步的體會:來知乎感覺是在興趣相投的好友群上問答交流;去米飯就好像感覺是去一個公共的-問答聊天;目的和心情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我很少去公共的-,所以一下很難適應米飯給我帶來的那種氣氛,我很難在里面活躍起來·····答案 15:
米飯上回答是隨意,知乎上的回答要好好思考一下!答案 16:
米飯是朋友間 一問一答 的方式 問答多顯得輕松 隨意 算是社交網站而知乎是一個較嚴謹的 社區化問答網站它不是WIKI百科 一個個嚴肅詞條也不是-知道 知道完后就拍拍-走人所以 嚴肅中應該也有愛 才能維系 得到知識的同時 收獲友誼能營造這樣的氛圍的設計 才有可能長存答案 17:
先接觸的知乎,然后再接觸米飯,感覺有些不適應。目前的共同點是問答與邀請,關于問答找不到其他人對某個話題的已有答案。感覺米飯關注點是關系而不是話題??床坏娇偣灿姓l和我回答了同一問題,感覺像提問者一對多,關系不對等。另外,問答雙方對待某一問題,在操作上不方便繼續問答。感覺米飯的問答不容易形成持續的問答,無法促進新關系的出現。關于邀請感覺米飯如果提問者沒有足夠邀請去邀請自己關系中的朋友,會失去很多用戶體驗。我不認為持續回答首頁上的陌生人問題能夠獲得關系的增加,新的認知或者回答與分享的樂趣。可能米聊的問答模式加上移動設備上KiK類的問答形式能夠增強用戶關系鏈。答案 18:
我覺得知乎太專業,嚇得我們不怎么敢說話。米飯網就顯得簡單很多,沒那么專業,適合扯淡吧……進入知乎你必須抱著目的性,如果只是當逛逛就太費勁了。米飯就無所謂了……答案 19:
米飯的環境很是輕松,知乎的環境稍顯嚴肅。答案 20:
我覺得米飯的問題,除了官方每日一問,其它都像是-的變種。(也可能是不知怎么來的Connection用戶問的太瑣碎。)于是了解為什么知乎會控制邀請。答案 21:
知乎對標簽提問米飯對友鄰答案 22:
區別是有先有后,有知不知。知乎為什么不同步twitter呢?答案 23:
吃了米飯才有力氣上知乎回答問題。答案 24:
米飯更像一個BBS....信息大雜燴,沒有主題,沒有做到知識分類,知乎的用戶體驗需要改進一下答案 25:
米飯上的答案多數都很隨意、有趣。
米飯的答案都是短篇的。
米飯沒有“沒有幫助”,只可選擇“喜歡”你的答案。
答案 26:
都是山寨,只有誰先誰后的問題,不存在區別的問題,因為都不是自己的東西答案 27:
米飯 輕松,生活化知乎 專業,嚴肅些答案 28:
知乎解決的是網民更加專業的-需求,這種-是極點級別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而米飯是零食,隨時可以拿來吃一點,滿足自己嘴的需求,這樣的需求帶有更多的隨意特性。答案 29:
“我是怎么知道米飯的?”“通過知乎”這就是區別答案 30:
知乎活動的大都是一些網絡IT的熱愛人士,問題也都比較的專業。而米飯,則比較的大眾一點各類娛樂,生活的問題充斥著怎個社區!答案 31:
感覺米飯很是娛樂化,而且用戶相對來說比較少。感覺沒問題可討論的答案 32:
這里面好多拍知乎馬屁的人啊要是把問題換成:formspring和quora有哪些區別“ 不知道這些人想怎么答既然是山寨了一種已經成功的模式 那這種模式就是能夠吸引用戶的 連最起碼的體驗都不做 就在這指指點點看來喝咖啡的還真是瞧不起吃大蒜的啊答案 33:
用戶群體不一樣吧!答案 34:
米飯參與難度低,內容容易垃圾化,而且類似SNS(泛指)如豆瓣、微博類的社區太多的,沒有什么出位機會;知乎,的嚴肅問答,目前是互聯網上的唯一一家,只是內容、規模剛剛起步,原始積累時間。答案 35:
米飯上目前的問題還是屬于比較簡單或者無聊的問題,專業性并不強,同時米飯上的問題都是需要指定回答人的,并且可以同步到新浪,-微博,這是目前發現的主要不同點吧答案 36:
根本不是同一個桌子上的菜,如何作比較?關聯同步微博有什么意義?咳咳... 我似乎激動了答案 37:
作為一個用戶,我感覺米飯還是很好用的,團隊反映很快。知乎嘛,好像可上可不上,無所謂的。。已經有-百科 了。知乎的意義在哪里答案 38:
不太贊同米忽這種方向,用戶的新鮮感過了后基本沒啥吸引力,同類型的東西太多了答案 39:
娛樂者的米飯,知識者的知乎答案 40:
米飯網提問先要建立關系,然后才能提問,那我來這到底是干嘛來了?是來建立關系的還是問問題的?如果要做強關系這樣也做不起來吧?如果是熟人了誰還來這里問問題呢?答案 41:
知乎的設計太爛了。贊同反對用上下箭頭。鼠標沒移上根本不懂是什么玩意兒。整個頁面亂七八糟的??雌饋砗芾邸?答案 42:
米飯不是問答網站,只能這么說。答案 43:
個人覺得知乎的用戶體驗和UI設計沒有米飯做的好,使用流程不夠順暢,界面也覺得很混亂。答案 44:
求米飯網址答案 45:
米飯沒感覺到時問答站,還不如 阿凡提 問答社區答案 46:
直觀感受來講:知乎更貼進問答,給人求知的欲望要大,第一印象能讓人聯想到知到嗎?知不知道,想知道嗎?
米飯讓我想到了吃飯,也聯想到關于飯有關的東西。
注:本人沒有上過米飯,只是從第一印象感受說。答案 47:
昨天進的米飯,今天上去看:官方活動: 今天520,大家來表白。顯而易見,米飯是來打醬油的,沒可比性。答案 48:
做內容網站還有別的套路嗎?除了邀請制度,虛偽的低調。多了,就膩了答案 49:
界面很混亂,這倒是事實。答案 50:
注冊了米飯,里面的問題無聊又無趣,不如知乎的嚴謹。問和答在知乎都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在米飯有一種要把吃掉的米飯吐出來的感覺。米飯是問答網站界的芙蓉姐姐吧。。。。畢竟新站,可能以后會有改進答案 51:
貌似米飯上多是灌水,而且使用的人也不是很多,這種偏娛樂化的Quara不知道能存在多久。而且它是以一種依附的形態存在,自己不做SNS,而將所有的內容都發送到微博等SNS上,我第一次知道米飯就是在-微博上看到別人的回答,覺得好怪。答案 52:
米飯的問題真的太低級了,想答就答,而且人又少,不好玩下一篇:如何為現實中的人添加額外的數據信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梵高的愛情給過他幸福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