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病變。
表現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中有一個或幾個瓣膜狹窄和(或)關閉不全。 患病初期常常無明顯癥狀,后期則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咳嗽、肢體水腫、咳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則表現為動脈栓塞以及腦梗塞而死亡。 本病多發于冬春季節,寒冷、潮濕和擁擠環境下,初發年齡多在5~15歲,復發多在初發后3~5年內。 風濕性心臟病的癥狀風濕性心臟病是鏈球菌感染后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風濕性心臟病癥狀主要是由風濕性心臟病引起的瓣膜病變導致的病理生理改變引起的癥狀,由風濕性心臟病瓣膜病引起的最常見癥狀是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心悸、咯血和乏力等。然而這些常見的風濕性心臟病癥狀亦可由其他原因和疾病引起,所以要詳盡取得一切癥狀的特點,以對診斷提供更確切的資料。
一、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dyspnea)是風濕性心臟病最常見的癥狀,指病人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根據發病機理,呼吸困難可分為心原性呼吸困難、肺原性呼吸困難、中樞性呼吸困難、精神神經疾病性呼吸困難、中毒性呼吸困難及血原性呼吸困難六種基本類型。 風濕性心臟病癥狀之呼吸困難是因心臟瓣膜病導致長期或快速的肺淤血、肺泡彈性減退、通氣功能障礙、心排量減低、血流速度減慢、換氣功能障礙等導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循環壓力增高,引起反射性呼吸中樞興奮性增高之故。二、胸痛
胸痛(Chestpain)是風濕性心臟病癥狀中另一種常見的癥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有時起源于局部輕微損害故無關重要,有時由于內臟疾病所致。 根據胸痛的起源,可分為胸壁病變、胸腔器官疾病等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由心臟疾病引起的胸痛稱為心原性胸痛。風濕性心臟病心瓣膜病引起的心絞痛,胸腔或心包受損等致的胸痛均屬此列。三、暈厥
是風濕性心臟病癥狀中較嚴重的癥狀,是指突然發生的、短暫的意識喪失,由于大腦一時性廣泛性供血不足所致。 主要原因是心臟排出量減少(主動脈瓣病變)或心臟停搏(傳導阻滯),突然劇烈的血壓下降(大量的主動脈瓣返流)或腦血管的普遍性暫時性閉塞(血栓脫落)。心原性暈厥的嚴重者稱為急性心原性腦缺血綜合癥(Adams-stokesSyndrome)。四、心悸:心悸(palpitation)也是常見的風濕性心臟病癥狀,是自覺心臟跳動伴有心前區不適感覺,常見的原因為心律失常、心臟搏動增強等。
風濕性心臟病病理風濕性心臟病的病因:風濕性心臟病是甲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態反映的一部分表現。它在心臟部位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臟瓣膜部位。病理過程有以下三期:
1、炎癥滲出期:由于鏈球菌的感染,使心臟的瓣膜出現炎性反映,瓣膜腫脹,變性,那么其活動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增殖期:由于瓣膜長期處于充血水腫狀態,瓣膜血液循環不良 ,瓣膜會纖維樣變性壞死,結締組織增生,這種結締組織會成為瓣膜上的累贅。因為它并不具備正常心肌細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變形,失去彈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膠原纖維等增生,損傷處機化,形成瘢痕,從而影響心臟瓣膜功能。感染反復發作,以上病理變化在瓣膜部位的變化,也是此起彼伏,一個部位通常發生重疊的病理變化。
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瓣膜病變有:二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主動脈狹窄或關閉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關閉不全、聯合瓣膜病變(多個瓣膜受損)等。
由于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吸入和射出足夠多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壓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呼吸困難、咳嗽、咳血,有的還會出現聲音沙啞和吞咽困難。 當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時,它帶來的問題首先是部分血液返流,這種返流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使心臟壓力增大,泵血量減少,在循環中氣體交換造成的部份損失,所以風心病病人常感到呼吸困難。 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無癥狀期的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
治療原則主要是保持和增強心的代償功能,一方面應避免心過度負荷,如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等,另一方面亦須注意動靜結合,適應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心的儲備能力。 適當的體力活動與休息,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治療。注意預防風濕熱與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心衰時,使用洋地黃制劑,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二、風濕性心臟病并發癥的治療:
心功能不全的治療; 急性肺水腫的搶救;急性肺水腫處理與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腫相似,不同之處是不宜用擴張小動脈為主的擴張血管藥及強心藥,當出現快速房顫時,才需選用西地蘭降低心室律。當急性發作伴快速室律時,首選西地蘭降低心室律。 控制和消除心房顫動。三、風濕性心臟病的手術治療:對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而無癥狀者,一般不需要手術;有癥狀且屬手術適應癥者,可選擇作二尖瓣分離術或人工瓣膜替換術,人工瓣膜置換術為治療成人主動脈瓣膜狹窄的主要方法。
1、手術適應征:無明顯癥狀的心功Ⅰ級患者不需手術治療。心功Ⅱ、Ⅲ患者應行手術治療。心功Ⅳ級者應行強心、利尿等治療,待心功改善后再行手術。伴有心房纖顫、肺動脈高壓、體循環栓塞及功能性三尖瓣關閉不全者亦應手術。但手術危險性增大。有風濕活動或細菌性心內膜炎者應在風濕活動及心內膜炎完全控制后6個月再行手術。
2、手術方法:二尖瓣狹窄的手術有二尖瓣交界分離術及二尖瓣替換術兩類。前者又分閉式及直視分離術兩種。
閉式二尖瓣交界分離術:通常采用左側第4或第5肋間切口進胸,縱形切開心包,在左心耳基部作一荷包縫線,術者食指經左心耳切口進入左房探查二尖瓣。在左室心尖部無血管區插入二尖瓣擴張器,在食指引導下,擴張器通過二尖瓣口,逐次擴張,每次擴張后,應將擴張器閉合后退至左心室,食指探查二尖瓣交界分離情況,有無關閉不全。 直視二尖瓣交界分離術:適用于右心耳細小或左房內有血栓者。手術應在體外循環下進行,經縱劈胸骨正中切口,插入動、靜脈管,開始迂回心肺灌注,經房間溝切口,進入左房,顯露二尖瓣,切開融合交界,分離粘連及融合的腱索。 二尖瓣替換術:適用瓣膜病變嚴重,瓣葉鈣化、僵硬、腱索粘連攣縮或二尖瓣交界擴張后伴有嚴重創傷性二尖瓣關閉不全者。手術在體外循環下進行,切除病變的二尖瓣,植入人造生物瓣或機械瓣。下一篇:微創手術治療狐臭有效果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簡易的減肥食譜 飲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