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人們具有評估自身能力和觀點的需求或驅力,當情境中缺乏用于自我評價的客觀標準時,人們為減低不確定感,便會通過與自己相似的人進行比較,以滿足自我評估的需求。
自Wills于1981年提出向下比較理論,社會比較研究再度成為國外眾多學科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但是我國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社會比較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既可以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研究,又可以在實驗控制條件下進行研究。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定量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定性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地考察不同類型的社會比較對大學生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影響。 本研究共分四個研究進行:研究一采用了社會比較記錄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大學生社會比較狀況以及社會比較尤其是比較方向與大學生情緒健康的關系,結果發現,大學生日常社會比較中存在性別、維度和方向上的差異,社會比較方向會影響大學生的情緒。
研究二采用社會比較傾向問卷,研究大學生社會比較傾向狀況,以及社會比較傾向與大學生情緒健康的關系。
從四個層面進行了研究:
第一,通過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考察了社會比較傾向問卷。結果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社會比較傾向具有二因素結構,即能力比較傾向和觀點比較傾向。
第二,通過方差分析,考察大學生社會比較傾向的狀況。結果發現,大學生社會比較傾向存在年級和學校類型差異,不存在性別差異。
第三,通過結構方程建模,考察社會比較傾向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結果發現能力比較傾向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沒有影響,但觀點比較傾向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有負面影響,并受人格變量的調節。
第四,考察社會比較傾向對大學生抑郁的影響,結果發現能力和觀點比較傾向都會影響大學生的抑郁水平,其中,能力比較傾向對抑郁有正面影響,觀點比較傾向對抑郁有負面影響,并受人格變量的調節。
研究三通過實驗法,考察內隱和外顯比較對大學生情緒健康的影響,分兩個研究進行。
首先考察內隱和外顯比較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影響。結果發現,內隱和外顯比較對大學生的自我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影響大學生的社交焦慮水平,并受自尊變量的影響。
其次考察內隱和外顯比較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結果發現,內隱和外顯比較對大學生的自我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影響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水平,并受自尊變量的影響。
研究四通過個案法,考察社會比較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不僅采用了社會比較傾向問卷作為心理咨詢的測量工具,而且證明了在認知治療中突出合理社會比較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理論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首先,對國外開展的有關社會比較的研究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回顧,介紹了社會比較對情緒健康的影響,為我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新的研究視角。其次,充實了我國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翔實了社會和諧理論。第三,開創了在中國背景下社會比較與大學生情緒健康之間關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創新意義,為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本研究的應用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為心理咨詢尤其是認知療法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第二,研究中采用的社會比較記錄表、社會比較傾向問卷,為今后對大學生進行社會比較的調查、研究和干預提供了有效的測評工具,也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提供了新的工具。 今后,研究還需要編制一個適用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社會比較傾向問卷,通過對其他人群進行研究,使問卷的適用范圍得到進一步推廣。
下一篇:如何控制憤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孩子讀大學后脾氣變壞了,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