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財有哪些雷區?這些雷區不能碰
分類: 老人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327
老人辛苦攢錢一輩子,把錢放著也是放著,于是就會想著去理財。可是對于老人來說,由于對理財方面并不是很熟悉,因此稍微沒有注意就會被騙。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老人理財有哪些雷區? 1、貪利 近年來,社會上以高息誘人的“非法集資”現象屢禁不止,有些老年人因貪圖高利而上當受騙。老友劉某聽說某公司以高于銀行利息三倍的“高價”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時,便背著家人把自己積攢的5萬元養老金交給了那家公司。半年后得知:那家公司已經卷款“蒸發”了!老劉的5萬元養老金打了水漂!老劉急火攻心,住進了醫院,差點送了老命。騙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貪利的心理。因此,對于這種非正常的“高息”現象,老年人一定要謹慎,越是“高息”,陷阱的幾率就越大!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旦有“餡餅”從天而降,那不是“板磚”便是“陷阱”。2、輕信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信息不靈,在理財過程中很容易輕信他人上當受騙。去年春,我家附近來了一伙出售“秘魯幣”的人,聲稱用100元人民幣即可購買五張“秘魯幣”,到銀行可兌換人民幣350元。有些老年人就聽信了騙子的謊言,買了好些“秘魯幣”。結果到銀行兌換時被告知:這些“秘魯幣”全是假的!還有用假古董來騙老年人認購、用作廢的有價證券騙老人購買的……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凡是涉及到錢幣、證券等的財產問題,一定通過正規的金融機構去辦理,切不可中了騙子的圈套。3、擔保 生活中,常有老年人因礙于面子為他人提供經濟擔保,最后把自己“套”進去的事。我的弟弟在農村,前幾年,村干部找到他,想讓他用家里的儲蓄存單為村里的幾個想發展棚菜生產的困難戶擔保,辦理銀行小額抵押貸款。弟弟礙于村干部的面子,便把家里的3萬元存單做了抵押。結果那幾戶因不懂技術賠了錢,根本無力還貸,于是,銀行依法凍結了弟弟的存款。弟弟有苦無處說,氣得大病了一場。老年人兜里的錢是用來養老的,不能拿去冒險,在“看不準”“摸不透”的情況下,“捂緊口袋”是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以上就是有關老人理財這方面常識的相關介紹,相信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已經對老人理財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老人理財這方面的常識,不妨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