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拜托,你們做的是“-平臺”,首先自己先具備“-心態”,好不好?抱著-留下的“斗爭哲學”去做一個世界大同的知識平臺,不管是新知還是知乎,都是恥辱。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談下面的事情。
首先,新知和知乎是什么關系?
很多人可能都說“競爭關系”,我覺得不是,新知和知乎應該是“競合關系”,即“競爭+合作”。目的不在于把對方整死,而在于一起開拓中文社會化問答的市場。
之所以這么說基于以下理由:
1、社會化問答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不久,這樣一款產品的出現,對于知識分享是一次變革。Quora在嘗試,知乎在嘗試,新知剛起步,也在嘗試。相對于已經成熟的門戶互聯網,中文社會化問答產品(乃至社會化網絡服務)還是個嬰兒,先別提誰弄死誰,自己能不能活下來都夠嗆,所以作為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先別“窩里反”,共同開拓,一起把中文社會化問答做活才是王道。中國有句古話“同行是冤家”,典型的犬儒主義。
寫到這里我想起《左傳》里的一句話,春秋時期,晉國的近鄰有虢(音國)、虞兩個小國。晉國想吞并這兩個小國,計劃先打虢國。但是晉軍要開往虢國,必先經過虞。于是晉向虞借道攻虢。虢國君不敢得罪晉準備答應,他的大臣宮之奇說:“輔車之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新知和知乎不也是如此嗎,在一個還未成形的市場里,只有5個以下的同業,其中一個死了,對另外四個是好消息嗎?
2、人類文明的本質在于包容。縱觀人類社會,哪怕只是中國社會,文化包容性越強的朝代,越強大,越自信。在知識分享、文明傳承的過程中,無論是新知還是知乎,都只是一頁扁舟,都只是度過知識之河的一道窄橋。所有熱愛知識的人從上面走過,就是這個平臺存在的意義。我們如果現在就爭論應該放火燒了那座橋、留下哪座橋,難道不會貽笑大方嗎?作為一個SNS時代的文明人,我們的境界不至于那么低吧?
3、兩個平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良性競爭,受益的是所有受眾。我歷來主張“兼容-,善待他者,和解共生”,有道是“都言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其次,新知和知乎誰更強?
知乎具有先發優勢,在目前的情況看來,全方位明顯領先于新知,這是很正常的。新知要做的是在學習知乎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從戰略角度來看,二者各有所長。
1、知乎是創業團隊,任務不只是做好一個平臺,更要創造價值、創造利益,積極探索盈利模式;而新知作為-知識類產品的一部分,只要踏踏實實做好平臺,精力更加集中。
2、知乎傾向與IT業界,新知側重于文史哲;
3、先發有先發優勢,后發有后發優勢。因為某些功能類似,有人說新知抄知乎,為什么不說知乎抄Quora?在一個-平臺的時代,沒有什么“獨家”、“原創”的技術和功能,成功的關鍵在于這個平臺傳遞了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這都不明白,何談評論社會化問答的優劣?
再次,新知能超越知乎嗎?
能。
同時,知乎也會不斷超越新知。二者最終將呈現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管多久,如果二者都能存活。在這個你追我趕的過程中,良性競爭,共同進步。
中國人“窩里斗”的比誰都狠,新知和知乎這兩個社會化問答平臺,如果你們真-,就突破一下傳統文化的糟粕,一起努力,良性競爭,為中文的社會化平臺創出一片天地。
答案 2:
我認為:
新知和知乎雖說都是問答類網站,但是針對點不同。新知注重平民化,知乎是高端。
知乎的人都是大佬(有很多也是充數的),大佬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回答問題。新知的知識人多,活躍度也高。
用戶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總感覺知乎的界面、顏色不適合我,而新知我感覺還好。
答案 3:
某些方面,已經超越。
答案 4:
目前還差很遠,幾乎沒看到原創的功能,基本上是針對于知乎(Quora)的功能做了一些減法!不同在于主打國學、歷史。在其他領域我目前還未看到高質量的問答。
下一篇:學習時,如何快速平靜內心,使自己專注?你的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我所愛,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無怨無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