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新世界位於西門町商圈的漢中街116號,在日據時期為臺北市電影院「新世界館」;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後,當時臺灣經濟已發展至戰前的最高峰,西門町陸續出現大型的一流豪華劇場,環繞在今成都路、峨嵋街一帶,西門町成為臺灣電影的首輪地位。
1947年臺灣光復後,中國國民黨在臺北市共計接收5家日本人擁有的戲院,新世界為其中一家,其他還有:大世界、臺灣、大光明與芳明戲院。1948年9月10日,臺北新世界戲院鉅資裝修,設置最新放映機,改善座椅,預售票對號入座,贈送扇子,重新開幕。放映大中華出品、楊工良導演、陳娟娟主演的《龍鳳呈祥》。
1956年,由張道藩、李曼瑰成立的「中央話劇運動委員會」辦理第十三屆戲劇節,展開連演45天的「新世界劇運」就是在臺北新世界為演出地點,到1957年6月為止,共上演15出戲.。之後,新世界被中影收回改映電影,在臺北新世界的話劇運動又歸沈寂。
目前,新世界戲院已改建成七層的新世界商業大樓,是西門町重要地標,一至五樓就是西門町著名的「誠品116」商場與「麥當勞」速食店,七樓作為電影院使用,改稱為「真善美」電影院。
參考資料
李皇良。《臺灣戲劇館資深戲劇家叢書---李曼瑰》。臺北市: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2003年7月。臺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HISTORY/taiwan_00.asp?category=2&years=1948&strSearch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http://.libertytimes.tw/2004/new/jan/14/today-fo1.htm,中華民國93年1月14日星期三(2006年5月連結)http://.dmall.tw/newshimen/history/history00(2006年5月連結)http://.taiwan-go.tw/subject/detail.asp?no=39(2006年5月連結)http://.cinemapark.tw/.php/cat/old-news/page/2/(2006年5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