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易骨折部位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11-24
閱讀 :440
上了年紀的老人要當心最易骨折的部位,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以免發生骨折。那么老人最易骨折部位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椎體骨折多發生在脊柱的腰椎以及胸腰段部位的椎體。人體骨質疏松發生時往往首先累及脊柱的椎體,使椎體內起支撐作用的骨小梁數量上變得減少和質量結構上變得脆弱。一旦受到外力的刺激,如跌坐傷的發生,這疏松的、空虛的椎體很容易發生形態上的改變,即椎體壓縮性骨折。這時病人腰背痛癥狀進一步加劇,有的疼痛會放射到腹部。起臥活動受限,駝背畸形也愈發明顯。腕部骨折這是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當人要摔倒時,多會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觸地來支撐保護身體。這時,身體的重力會集中在前臂遠端的橈骨上而發生骨折。此時,因腕部多是在伸直位受力而導致骨折遠端向手背側移位,從側方看腕部,會呈特殊的“鍋鏟樣”畸形。對于這種骨折,非手術治療可獲得較滿意效果,即在局部麻醉下手法牽引復位,腕屈曲尺偏位固定一個月。去除固定后,患者經2~3個月功能鍛煉會逐漸恢復正常。髖部骨折髖部是下肢和軀干的連接部位,人在摔倒瞬間,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很容易造成股骨粗隆或股骨頸的骨折。以上就是對老人最易骨折部位的介紹,如果你對常見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等有關常見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關注骨折固定方法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