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西部地震帶大致與臺灣島的長軸平行。包括西部外海,南從臺南,東至中央山脈,北至臺北等區域。就板塊分區而言,西部地震帶坐落於歐亞大陸板塊上;就地質分區,則包括西部海岸平原、西部麓山帶、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主要是因為板塊碰撞前緣的斷層作用引發地震活動,震源深度相對較淺,約 10 余公里。因受弧陸碰撞之影響,大多數的地震以逆斷層為主,北港基盤高區周圍有走向滑移斷層出現,至於在中央山脈出現之淺源正斷層活動,則與擠壓造山之活動相關。
西部地震帶屬於中度活躍之區域,平時偶有有感地震發生,由於臺灣西部為主要人口分布之區域,稍具規模的淺源地震就可能釀成災害。此區之地震發生主要與活動斷層相關,歷史上災情最慘重的地震如1906年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及1999年集集地震,都位於西部地震帶。
中文關鍵字:災害地震 , 斷層 , 震源機制
英文關鍵字damage earthquake , fault , focal mechanism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