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886年-首任巡撫劉銘傳以商務與防御為由,兩次奏請朝廷修建鐵路,1887年獲準所請,集資動工。-1年,基隆至臺北段竣工,劉銘傳調離-,繼任巡撫邵友濂繼續推動筑路工程,於-3年將鐵路延伸至新竹。由基隆至臺北及臺北至新竹兩段,合計全長約106公里,為清代第一條通車營運的鐵路。
-5年(明治28年)日人治臺後,初期僅整修清領時期留下的鐵路,至-8年,-總督府開始籌畫西部縱貫線鐵路。-9年動工,以基隆、高雄為基點,采南北工程同時施工的方式。原清領時期修筑的基隆至新竹段,因施工品質較差及部分坡度太大,不符日益增加的運輸所需,且常發生事故,日人遂將之拆除,重新修筑,路線也重新規畫,現存於基隆至八堵間長約235公尺的獅球嶺隧道,是清時鐵路經過的隧道,已成歷史古蹟。
日人所筑的縱貫線鐵路,歷時10年後,南北兩段終於接軌,并於1908年4月20日全線通車,全線采用1,067公厘寬的軌道。為了慶??v貫線完成通車,在臺中舉辦「汽車博覽會」(日文汽車指火車),并於臺中公園建雙亭以為志慶。
由於苗栗至臺中一段近山區,坡度較陡峭,影響列車的貨運量及速度,為疏解日增的貨運需求,於是規畫苗栗竹南至彰化濱海地區沿線地勢平坦的「海線」,1919年開工,1922年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設立鐵路管理委員會(今-鐵路管理局),陸續對縱貫線做了幾項重大的改善與增建工程,以增加運輸能量與縮短行車時間,包括:(一)戰後初期,整修戰爭期間受損設施,并逐年抽換全線輕重不一的鋼軌,以利大型機關車行駛;(二)日治時期只有部分路段有-,為了增加行車班次,1967年開始分段進行全線-化工程;(三)為了增加運輸時效,1970年代積極推動縱貫線鐵路電氣化,并列為十大建設之一。
縱貫線自日治時期完工之後,一直是-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線,-主要大都市均位於縱貫線沿線,對於南北物流與人流產生極大貢獻。1970年代末期之後,由於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陸續興建完成,分割客貨運輸量,使縱貫線的重要性和運量均有日漸減少的現象,甚至產生營運虧損。2007年通車的高速鐵路對縱貫線的長途客運沖擊尤大。-鐵路管理局於是提出「捷運化」策略,在大都市間分段實施短程「區間車」,班次頻繁且站站均停,宛如捷運,與高速鐵路或高速公路區隔,提供短程通勤者需求。
中文關鍵字:劉銘傳 , 獅球嶺隧道 , 鐵路電氣化 , 臺中公園 , 環島鐵路
英文關鍵字Liu Ming C-uan , S-i-ciouling Tunnel ,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 Taic-ung Park , round-t-e-island railway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