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式蒸餾柱
分類: 職場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576
據了解,石油裂解化工生產過程里,常用石油分餾產品(包括石油氣)作為分餾器具,而填充式蒸餾柱就是其中一種,那么填充式蒸餾柱優點是什么呢? 分餾柱屬于化學實驗用的分餾器具領域,普通有機化學實驗中常用的有填充式分餾柱和刺形分餾柱2種樣式的,分餾柱的結構包括管狀結構的柱體、引餾體。所述的引餾體為中空管狀結構,設置為多個,分別位于柱體內與柱體的內壁連接。分餾柱中加填充物的目的是增加氣液相的接觸面積,使氣液相間進行更有效的熱交換,提高分餾效果。大多數普通型的填充式蒸餾柱是由長30~50cm,直徑15~25mm的玻璃管制成,柱內裝有不同類型的填料,柱的效率取決于填料的種類、密度和填放的均勻度。常用作填料的物質是玻璃、瓷和金屬棉。玻璃和瓷是最常用的填料,其優點是不會與有機化合物發生反應.耐腐蝕,形式較為簡單,以玻璃珠、玻璃單環最為常用。分離效率較高,而h環愈小,效率愈高,瓷環往往里面帶中隔,其分離效率更高。金屬通常制成絲或網狀作為填料,常見的有不銹鋼絲、鋁絲、青銅網、鎳網等等,這些都是效率高的填充物。金屬縫越細.網眼越小,其分離效率越高。以金屬絲或網填充的分餾柱。理論塔板數往往是維氏分餾柱的數倍甚至數十倍(相同柱長、柱徑的情況下)。但其價格較其價格較高,操作時附液量較大。填充式蒸餾柱分餾的原理實際分餾過程中,外部空氣流過引餾體管內,可提高引餾體與外部空氣熱交換效率,從而使柱內溫度梯度增加,使不同沸點的物質得到較好的分離。如果將兩種揮發性液體混合物進行蒸餾,在沸騰溫度下,其氣相與液相達成平衡,出來的蒸氣中含有較多量易揮發物質的組分,將此蒸氣冷凝成液體,其組成與氣相組成等同(即含有較多的易揮發組分),而殘留物中卻含有較多量的高沸點組分(難揮發組分),這就是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蒸餾。如果將蒸氣凝成的液體重新蒸餾,即又進行一次氣液平衡,再度產生的蒸氣中,所含的易揮發物質組分又有增高,同樣,將此蒸氣再經冷凝而得到的液體中,易揮發物質的組成當然更高,這樣我們可以利用一連串的有系統的重復蒸餾,最后能得到接近純組分的兩種液體。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填充式蒸餾柱的知識,希望可以對感興趣的您有幫助,你還想知道更多有關蒸餾柱相關知識嗎?請繼續關注接下來的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