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工傷后怎么申請工傷補償?
分類: 職場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534
如果不小心在工作期間直接或間接的出現一些意外事故,可以申請工傷賠償,現在法律上也有關于工傷賠償之類的相關規定,下面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工傷后怎么申請補償?以及工傷保險的一些相關規定吧! 受到工傷后申請工傷補償的流程: 1、如果已經繳納過工傷保險,發生事故后則由單位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認定工傷之后,發生傷殘的由勞動部門指定的機構作傷殘鑒定,按照鑒定等級,計算殘疾補助金,另外誤工費、醫療費由單位向勞動部門申請,勞動部門所屬的社保機構會將錢發下的。3、與所在單位協商賠償,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程序。4、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5、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6、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則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作中遇到工傷需要先進行工傷認定,然后由指定部門進行傷殘鑒定,之后與所在單位進行協商賠償,如果溝通不理想的話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平常在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要以安全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