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社會學》隨堂隨練
第六章
1、 與一般的人類聚集體相比,社會群體具有哪些特征()。
A、有明確的成員關系
B、有持續的人際互動
C、有一致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
D、有一定的分工協作
E、有一致的行動的能力
2、 統計學上的“群體”叫做()。
A、社會群體
B、社會類屬
C、聚集體
D、集群
3、 下列哪個屬于社會群體()。
A、具有相同文化程度的人
B、公共汽車上的乘客
C、某連隊的所有官兵
D、劇場中的觀眾
4、 群體存在的基礎,從社會成員個體方面看,()是群體得以維持的根本。
A、互動關系
B、交換關系
C、人際關系
D、社會關系
5、 群體存在的基礎,從社會自身來看,()。
A、社會生產過程中的產物
B、群體生活是社會選擇的結果
C、群體生活是社會的本能所在
D、樂群性是人的本能
6、 一個群體能夠自我維持,需要具備的條件有()。
A、群體必須能夠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狀況
B、成員的利益必須受到保護;
C、群體賦予其成員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D、群體能夠滿足成員的各種欲求
7、 依據群體中成員間關系的親密程度可把群體劃分()。
A、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
B、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
C、內群體和外群體
D、所屬群體與參照群體
8、 ()指成員對其團結、忠心、親密及合作感覺的群體,也是成員在心理上自覺認同并歸屬于其中的群體。
A、正式群體
B、所屬群體
C、血緣群體
D、內群體
9、 ()指成員身份所屬的群體,它規定著成員身份及其日?;顒?。
A、內群體
B、參照群體
C、所屬群體
D、正式群體
10、 依據群體類型的不同劃分方法,朋友屬于()。
A、初級群體
B、次級群體
C、正式群體
D、非正式群體
E、內群體
F、外群體
11、 依據群體內人際關系發生的緣由及其性質可把群體劃分()。
A、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
B、內群體和外群體
C、所屬群體與參照群體
D、血緣群體、地緣群體和業緣群體
12、 依據群體類型的不同劃分方法,家庭屬于()。
A、初級群體
B、次級群體
C、正式群體
D、非正式群體
E、內群體
F、外群體
G、血緣群體
H、業緣群體
I、所屬群體
J、參照群體
13、 依據群體類型的不同劃分方法,同鄉會屬于()。
A、正式群體
B、非正式群體
C、血緣群體
D、地緣群體
E、業緣群體
14、 群體規模是群體結構的基本要素。齊美爾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講,()群體可能是所有小群體中最不穩定的。
A、二人
B、三人
C、四人
D、多人
15、 社會學家羅伯特·貝爾斯認為,在群體中有兩種基本的領導方式:()。
A、行政領導
B、工作領導
C、關系領導
D、民主領導
16、 ()式領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成員滿足感較高,成員工作熱情和創造力能得到較好地發揮。
A、封閉式
B、放任式
C、民主式
D、專制式
17、 ()是群體保持活力和創新意識的必要前提。
A、群體凝聚力
B、群體規范
C、群體溝通
D、群體沖突
18、 ()一般經歷以下幾個連續階段:()。
A、搜集信息階段
B、對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評價階段
C、做出決定階段
D、群體成員普遍努力恢復他們間的緊張關系以保證群體的繼續團結
19、 ()能夠促成群體成員行為的一致和協調,可以發揮維持群體生存的功能。
A、群體凝聚力
B、群體規范
C、群體溝通
D、群體沖突
20、 群體凝聚力也稱群體內聚力,指群體吸引其成員,把成員聚集于群體中并整合為一體的力量。下列有關群體凝聚力影響因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個人與群體間遵循互惠原則
B、成員在群體中的關系結構遵循一致性和互補性原則
C、具有權威的領導和成員對此權威的認同和擁護是增強群體凝聚力的必要條件
D、一個不存在內部分裂的群體面臨環境的巨大壓力和威脅時凝聚力會減弱
21、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初級群體的()特點。
A、成員間的交往富于感情
B、成員之間難以替代
C、成員間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整合程度較高
22、 初級群體的控制手段可以有()。
A、習慣
B、風俗
C、倫理道德
D、群體意識
23、 成人在失去配偶、失去父母或子女時,通常在精神上要罹受重大痛苦。這說明了初級群體的()特點。
A、成員間的交往富于感情
B、成員之間難以替代
C、整合程度較高
D、初級群體的成員間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24、 下述初級群體的特點哪些是正確的()。
A、成員較少
B、成員間有直接的、經常的面對面互動
C、成員間的交往富于“人情味”
D、群體控制依靠正式手段
25、 “日久見真情”說明了初級群體的()特點。
A、活動空間接近
B、群體成員間的接觸時間長
C、群體成員間的相互交往比較自由
D、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間的社會差異較小
26、 “近水樓臺”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在相互交往過程中()的必要性。
A、活動空間接近
B、群體成員間的接觸時間長
C、群體成員間的相互交往比較自由
D、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間的社會差異較小
27、 初級群體的形成條件包括()。
A、活動空間接近
B、群體成員間的接觸時間長
C、群體成員間的相互交往比較自由
D、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間的社會差異較小
28、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實際上就是說,子女能不能成為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主要責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級群體,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初級群體承擔著()功能。
A、社會化
B、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C、維護社會秩序
D、促進社會運行
29、 初級群體的功能有()。
A、幫助個人實現社會化
B、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C、維護社會秩序
D、壓抑個性的形成
E、可能干擾正式組織的關系
30、 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由傳統型向現代型過渡,初級社會群體的發展趨勢有()。
A、家庭原有的生產功能
B、教育功能日趨社會化
C、贍養功能日趨社會化
D、鄰里等的名存實亡
31、 初級社會群體功能的弱化,對社會進步來講,其影響有()。
A、有助于個人自由度的增加
B、可能帶來更大范圍的社會整合
C、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實現組織目標
D、削減了非正式組織控制手段影響力
32、 與初級社會群體相比,社會組織具有如下特征:()。
A、它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地組織起來的群體
B、目標簡單、明確
C、組織中成員的關系不那么親密
D、成員的可替代性強
33、 下列哪些屬于狹義的社會組織()。
A、氏族
B、家庭
C、企業
D、政府
E、學校
34、 廣義的社會組織包括()。
A、氏族
B、家庭
C、企業
D、政府
E、學校
F、社會團體
35、 組織活動是一種整體性和結構性活動,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A、組織的目標結構
B、結構的心理結構
C、組織的技術結構
D、組織的整體活動
36、 社會組織的基本組成要素包括幾下幾個方面()。
A、確定的目標
B、成員
C、規范
D、權威的領導體系
E、物質基礎
37、 按()為標準,把組織劃分為經濟生產組織、政治目標組織、整合組織和模式維持組織。
A、按功能和目標分類
B、以組織的受惠者為基礎的分類
C、以組織謀求人們順從方式的分類
D、以追求目標和執行功能為基礎的分類
38、 以組織所使用的技術為基礎,把社會組織劃分為()。
A、大眾福利組織
B、長鏈組織
C、媒介組織
D、集約組織
39、 以追求目標和執行功能為基礎對社會組織所做的分類中,學校屬于()。
A、生產和經濟組織
B、模式維持組織
C、適應性組織
D、管理和政治性組織
40、 艾提左尼把社會組織分為()幾類。
A、互惠型組織
B、疏遠型組織
C、功利型組織
D、道德型組織
41、 按照組織的受惠者為基礎對社會組織所做的分類中,銀行屬于()。
A、互惠組織
B、服務組織
C、經營性組織
D、大眾福利組織
42、 我國采用什么標準對社會組織進行分類()。
A、以追求目標和執行功能為基礎的分類
B、以產業為標準的分類
C、以組織謀求人們順從方式的分類
D、以企業、事業、國家機關、黨派和人民團體的編制性質為標準的分類
43、 社會組織目標的制定原則有()。
A、普遍原則
B、互惠原則
C、評估原則
D、選擇原則
44、 ()是組織的靈魂,同時也是確定組織活動路線的基礎,是衡量組織活動效益與效率的標準。
A、組織結構
B、組織目標
C、組織分類
D、組織管理
45、 按()為標準,把組織目標劃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A、目標的性質和時間的長短
B、目標的地位和重要性
C、目標實現狀態與社會發展的符合程度
D、目標的表現性態
46、 下列哪一個不是影響組織目標的因素()。
A、自然環境
B、社會文化環境
C、組織內部不同層次的目標
D、組織目標的參與者
47、 對一般組織來講,測定目標實現程度及績效的標準有()。
A、有效性
B、相關性
C、效率
D、人道主義
48、 ()是指組織內部正式規定的、比較穩定的相互關系形式。
A、組織環境
B、組織結構
C、組織管理
D、組織運行
49、 組織結構的設計遵循以下原則()。
A、目標任務原則
B、有效管理跨度原則
C、分工協作原則
D、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原則
E、責權對等原則
F、效率原則
50、 在社會組織結構的基本形式中,()強調自上而下的行政主管的統一領導,同時也注意發揮職能系統在專業、技術方面的作用。
A、直線型結構
B、職能型組織
C、直線職能式型組織
D、矩陣式結構
51、 ()比較適合于某些需要集中各方面專業人員參加完成的項目或業務,以及一些設計或研制等創新性質的工作。
A、職能型組織
B、直線職能式型組織
C、事業部型組織
D、矩陣式結構
52、 (),又稱分權組織或部門化結構,是現代大型企業通常采用的組織形式。整個組織分為幾個從事不同事業的二級組織,形成集中決策、分散經營的組織形式。
A、職能型組織
B、直線職能式型組織
C、事業部型組織
D、矩陣式結構
53、 關于非正式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規模一般較小
B、可能是在正式組織中基于血緣關系和地域關系以及共同的興趣等而形成的非正式群體
C、都不利于正式組織和社會的發展
D、以非正式結構為主的組織
54、 關于組織管理,錯誤的是()。
A、是指組織運用權威來協調其內部資源以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B、主要目的是使管理者的權威得到充分體現
C、管理者的基本目的是尋求內部秩序和外部環境的均衡和發展
D、管理者的基本功能是消除緊張狀態并完成組織目標
55、 帕森斯認為,要使組織的成員認同組織的價值和角色,需要對其進行(),這樣組織才能成為有效的功能體系。
A、個性化
B、社會化
C、制度化
D、自由化
56、 西方組織理論認為,組織成員是具有理性的個體,因此,需要組織設計各種方法去刺激員工的積極性,使之為實現組織目標做出貢獻。組織所擁有的對于其成員進行刺激的因素包括()。
A、工資
B、職位的晉升
C、自身價值的實現
D、相應的社會地位
57、 管理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是()。
A、設計合理的組織結構
B、尋求內部秩序和外部環境的均衡和發展
C、使員工具有的成就感
D、消除組織內部的緊張狀態
58、 下列關于社會組織的論述,錯誤的是()。
A、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B、它是組織成員與物資設備的簡單集合和組合
C、它是社會成員為實現同一目標而協同努力的集體
D、它有特定的含義和構成要素
59、 ()的中心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崇經濟合理性和個人主義的價值觀。
A、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B、亨利·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
C、馬科斯·韋伯的“科層制”管理理論
D、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60、 ()是第一個對管理問題做系統研究,并應用于工業管理實踐中的人。
A、泰勒
B、亨利·法約爾
C、馬科斯·韋伯
D、霍桑
61、 傳統管理理論包括()。
A、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B、亨利·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
C、馬科斯·韋伯的“科層制”管理理論
D、巴納德的組織協作論
62、 ()在組織形態上要重視民主的、非集權的且少等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強調權力均等,反對非人格化的科層組織。
A、亨利·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
B、傳統管理理論
C、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D、現代組織管理理論
63、 ()以等級規則和非人格因素為基礎,是現代管理理論的基石。
A、傳統管理理論
B、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C、現代組織管理理論
D、巴納德的組織協作論
64、 ()最早把行政分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五個環節。
A、泰勒
B、亨利·法約爾
C、馬科斯·韋伯
D、霍桑
65、 ()認為,管理原則只是指導行動的靈活信條,一個有效的管理者是不應僅僅根據原則行事的。
A、泰勒
B、亨利·法約爾
C、馬科斯·韋伯
D、霍桑
66、 ()把組織看成是非常富于等級性的,權力傾向于集中在上層。
A、泰勒
B、亨利·法約爾
C、馬科斯·韋伯
D、霍桑
67、 科層制有哪些特點()。
A、分工明確
B、層系設置合理
C、規則具有強大約束力
D、非私人性
E、職位專門化
68、 科層制管理是()的管理。
A、以人為本
B、以事為本
C、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
D、推崇經濟合理性
69、 組織系統理論屬于()的主要觀點。
A、傳統管理理論
B、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C、現代組織管理理論
D、巴納德的組織協作論
70、 ()的基本命題是:一個組織與其他組織的關系,以及與總環境的關系依賴于具體情境。
A、組織系統理論
B、組織權變理論
C、組織經濟理論
D、組織協作理論
71、 家長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點有:()。
A、組織內部權力集中于最高領導人手里
B、分工不明且責任不清
C、任人唯親
D、辦事無章可循
E、管理人員終身制
72、 科層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表現為:()。
A、明確的分工
B、明確的職權等級
C、明確的規章制度體系
D、私人關系與公務關系分離
E、以事為本
73、 下列哪些是由家長制產生的官僚主義:()。
A、遇事推諉
B、命令主義
C、不關心群眾痛癢
D、浮夸習氣
E、牟取私利
74、 下列哪個不是由科層制產生的官僚主義:()。
A、敷衍塞責
B、墨守成規
C、繁文縟節
D、文山會海
75、 巴納德認為,組織是由多個人組成的協作體系。一個命令是否具有權威性,決定于權威被接受的幾個條件:()。
A、接受者能理解命令
B、接受者認為這一命令與組織目標沒有矛盾
C、這個命令與接受者的個人利益是一致的
D、接受者在精神上和肉體上能執行這個命令
參考答案:
1、ABCDE
2、B
3、C
4、B
5、ABC
6、ABCD
7、A
8、D
9、C
10、ADE
11、D
12、ADEGI
13、BD
14、B
15、BC
16、C
17、D
18、ABCD
19、B
20、D 21、D
22、ABCD
23、B
24、ABC
25、B
26、A
27、ABCD
28、A
29、ABCDE
30、ABCD
31、ABCD
32、ABCD
33、CDE
34、ABCDEF
35、ABCD
36、ABCDE
37、A
38、BCD
39、B
40、BCD 41、C
42、BD
43、BCD
44、B
45、A
46、A
47、ACD
48、B
49、ABCDEF
50、C
51、D
52、C
53、ABD
54、B
55、BC
56、ABCD
57、A
58、B
59、A
60、A 61、ABC
62、C
63、A
64、B
65、B
66、C
67、ABCDE
68、B
69、C
70、B
71、ABCDE
72、ABCDE
73、ABCE
74、A
75、ABCD
下一篇:公路二級建造師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習題五(二)(成本、合同及生產要素管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公路二級建造師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習題四(九)(進度、質量、安全管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