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叫花雞”原出于江蘇常熟,是一些窮苦難民(或叫要飯的)偷來的雞,用泥巴把雞包起來,架火燒泥巴,泥燒熱了雞也就熟了,這是一道登不了雅之堂的菜。流傳至今,卻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關于這道菜有2個傳說:
典故一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叫花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一日,他偶然得來一只雞,欲宰殺煮食,可既無炊具,又沒調料。他來到虞山腳下,將雞殺死后去掉內臟,帶毛涂上黃泥、柴草,把涂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露出了的雞肉。約100多年以前,常熟縣城西北虞山勝地的“山景園”菜館根據這個傳說,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創制此雞。
典故二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花雞”,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乾隆對這雞贊不絕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這個流浪漢就是當今皇上。這“叫花雞”也因為皇上的金口一開,成了“富貴雞”。
補充叫花雞做法介紹
主料:嫩母雞1只(1000克)、以頭小體大、肥壯細嫩的三黃(黃嘴、黃腳、黃毛)母雞為好。 輔料:雞丁50克、瘦豬肉100克、蝦仁50克、熟火腿丁30克、豬油400克、香菇丁20克、鮮荷葉4張、酒壇泥3000克。 調料:紹酒50克,鹽5克,、油100克、白糖20克、蔥花25克、姜末10克、丁香4粒、八角2顆、玉果末0.5克、蔥白段50克、甜面醬50克、香油50克、熟豬油50克。 做法: 將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加醬油、黃酒、鹽,腌制1小時取出,將丁香、八角碾成細末,加入玉果末和勻,擦于雞身; 將鍋放在大火上,內加入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花、姜爆香,然后將輔料中的雞丁、瘦豬肉、蝦仁、熟火腿丁、香菇丁分別到入鍋中炒熟,出鍋后,放涼備用; 將炒好放涼的陷料塞入雞腹中,再塞上一個蔥結,在雞的兩腋各放一顆丁香夾住,再用豬網油緊包雞身,用荷葉包一層,再用玻璃紙包上一層,外面再包一層荷葉,然后用細麻繩扎牢; 將酒壇泥碾成粉末(或者用面粉代替),加清水調和,平攤在濕布上(約1.5厘米厚),再將捆好的雞放在泥的中間,將濕布四角拎起將雞緊包,使泥緊緊粘牢,再去掉濕布,用包裝紙包裹; 將裹好的雞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鐘,如泥出現干裂,可用泥補塞裂縫,再用旺火烤30分鐘,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鐘,最后改用微火烤90分鐘; 取出烤好的雞,敲掉雞表面的泥,解去繩子,揭去荷葉、玻璃紙,淋上香油即可。雞肉的營養
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補虛益智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上說常吃雞肉能通神;后世醫家大多認為食之令人聰慧”。對于益智來說,山雞(即野雞)最好,草雞(即家養的土產雞)次之,機械化養雞場生產的“洋雞”,盡管體大肉嫩,但生長期太短,對智力的促進作用遠不如山雞和草雞。 對雞肉的營養分析可以得知:每100克雞肉中含有蛋白質23.3克,脂肪1。2克,鈣3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元,以及維生素B1、B2、A、C、E、煙酸等。是少年兒童,腦力勞動者、年老體弱者的理想益智食物。 相關視頻新浪播客:叫花雞做法 提示購買雞肉應該注意:
識別注水雞:注過水的雞,翅膀下一般有紅針點或烏黑色,其皮層有打滑的現象,肉質也特別有彈性,用手輕輕拍一下,會發出“噗噗”的聲音。最快捷的識別方法是:用手指在雞腔內膜上輕輕摳幾下,如果是注過水的雞,就會從肉里流出水來。 雞肉的表面如果具有光澤且有彈性者,即表示尚新鮮。失去新鮮度時便會分泌出肉汁,而會變得較軟。在超市中,由于均用包裝密封,因此只要倒著看,如有汁液,即表示新鮮度不佳而不要購買。下一篇:佛跳墻跟和尚有什么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海有什么特產和著名小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