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和食用淡水魚有哪些注意事項?這幾點要了解
分類: 食品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354
淡水魚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沒有過多的脂肪含量,從而成為了老少皆宜進補非常不錯的選擇。同時淡水魚的種類多,日常吃點很有益處。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購買和食用淡水魚有哪些注意事項? 1、淡水活魚感染肝吸蟲比例較高,生吃含有肝吸蟲囊蚴的魚肉易患肝吸蟲病。必須知曉的是吃生魚片的時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均不能殺死魚肉內的寄生蟲。因此,建議消費者切記不生吃淡水魚,烹飪時要燒熟煮透、徹底殺滅寄生蟲,降低感染寄生蟲的風險。2、淡水魚洗凈后可采用多種方法烹飪、盡快食用,其中以魚表涂抹小許食鹽、料酒,與蔥絲姜片一起清蒸為最佳;鮮度欠佳的淡水魚可考慮油炸、紅燒等烹飪制作;凍魚需解凍,然后按照鮮活魚制作方式進行。3、部分淡水魚類內臟有毒,尤其是魚膽不可食用,其中含有大量的膽鹽、氰化物、組織胺,誤食將會造成腎臟衰竭或肝臟病變,嚴重的更有生命危險。因此,淡水魚一般即殺放血,去鱗片、鰓絲,剖肚、去內臟。民間曾有“生吞草魚膽可以明目”之說,因此誤食魚膽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常有發生。有效保鮮保活淡水魚 淡水魚的保活是其鮮度的最高境界,設法降溫、增氧、凈化水質是確保存活的有效手段,如暫養一段時間可適度改善養殖淡水魚的食用品質;建議在魚體游動不足,翻肚上浮等現象出現前,進行即殺、處理,洗凈后食品袋包裝,存放于冰箱冷藏室盡快烹煮食用。購買的凍魚如暫時不食用,可用食品袋包裝后保存在冰箱凍結室,但不宜久放。夏秋高溫、高濕季節,淡水魚不宜保活且污染細菌容易滋生繁衍,需特別注意淡水魚保活和鮮度質量控制。今天小編對淡水魚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淡水魚相關方面的內容,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