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再虧34億元陳睿放言2024年內盈利,還需解答四道題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2
閱讀 :221
獨立 稀缺 穿透盈利的故事好講嗎?作者:令煜編輯:可樂風品:古道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又迎年報季,幾家歡喜幾家憂。3月7日晚,B站公布2023年第四季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2023年總收入225.3億元,同比增長3%;凈虧損48 億元、調整后凈虧損34億元,同比收窄49%。其中第四季收入63.5億元,同比增長3%。后續業績電話會上,CFO樊欣表示,2023年Q3和Q4,B站已實現了正向經營現金流。尤其Q4實現超6億的經營現金流入。意味著公司運營進入良性正循環。2024年也會保持全年正向經營現金流。董事長陳睿更放出豪言,有信心2024年Q3實現調整后運營利潤轉正,并且開始盈利。消息一出,各方為之一振。要知道,自2021年3月上市來,B站始終處于虧損狀態,2021年至2023年累虧191.08億元。3月7日,股價上漲3.57%收于85.65港元,之后震蕩向上至3月12日的103.6港元,之后開始下行截至3月19日收于92港元。起落背后,市場在躊躇什么?陳睿做出年內盈利的時間表,底氣何在?又面臨哪些堵點難題呢?1如何守好護城河投訴煩惱、成長見頂?LAOCAIB站能取得如今地位,離不開著Z世代的厚愛。平臺最初只是二次元愛好者社區,如今已蛻變為泛娛樂內容公司。據艾瑞咨詢報告,2020年35歲及以下的用戶占平臺月活用戶比超86%,遠超國內其他主要平臺,是中國年輕一代的標志性品牌及領先視頻社區。方正證券研報顯示,B站覆蓋了近7000余個圈層。預計未來5—10年,隨著Z世代年齡增長,在繁榮內容生態基礎上,B站有望繼續保持高用戶留存率,預計2025年活躍用戶數規模近4億。可以說,海量用戶是B站重要護城河、價值大本營。2023年第三季,B站日活躍用戶(DAU)突破1億里程碑,同比增長14%,達到1.03億人,月均活躍用戶至3.41億人。但據《中國經營報》,2023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躍用戶和月活沒有持續增長,且后者還略有下滑。其中日均活躍用戶超1億人,月均活躍用戶3.36億人。問題出在哪里?是否遭遇成長見頂了?深入商業模式,之所以會吸引億萬Z世代群體,核心在于優質豐富的內容。相比其他視頻平臺,B站對內容分割足夠細化,對小眾內容足夠包容,如VOCALOID、說唱、宅舞、音MAD等都有專門分區。憑借高顆粒度,黏住了更寬泛人群,形成了獨特圈子共鳴。與此同時,去中心化運營方式也確保優質UP主被看到。其百大UP主榜單便是風向標,上榜UP主在社區汲取創作靈感,用優質內容反哺用戶,形成了良性生態循環。但出圈過程中,B站并非無懈可擊,一方面,伴隨用戶量增長,用戶反饋平臺戾氣在加重。粉絲宣泄情緒,彼此對噴屢見不鮮。另一方面,從承諾 “永不收費”到大會員、付費觀看改變的B站,也因服務不到位頻被用戶質疑。瀏覽黑貓投訴,截至2024年3月19日20時,有關嗶哩嗶哩的投訴累計達30120條。近30天投訴達480條。梳理內容,質疑矛頭主要指向服務。比如3月11日,編號17371895364顯示,一消費者于2月17開通B站年度大會員,3月7日同一賬號收取一次連續包月費用,3月11日客服告知蘋果手機訂閱的B站會員他們無法看見交易記錄,該消費者稱立即關閉相關訂閱后,當日下午4點再次收取一次連續包月費用。再如編號17371898183顯示,一用戶稱主辦方在沒任何告知前提下將活動延期,且沒有公告說明退票時間段,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編號17371897123也顯示,一消費者稱,因買錯票需退款,嗶哩嗶哩會員購方卻以票品稀缺及時效性為由不予退換。(以上投訴均已經過平臺審核)誠然,消費者千人千面、人人滿意并不現實,上述投訴或有偏頗之處。可是對企業來說,用戶體驗、產品口碑就是生命線,種種質疑背后有無深層原因,多些查漏補缺總沒有錯。畢竟,市場不缺選擇,Z世代尤其注重圈層調性。目前其人口規模約2.64億,B站日活突破1億大關已然不易。但虧損仍如鯁在喉,在立下今年盈利時間表的關鍵時刻,若因服務不適流失用戶,顯然得不償失。某種意義上講,如何精益求精、與Z世代做長期朋友,穩住用戶護城河、大本營,對B站盈利至關重要。2轉型關鍵一步如何與UP主分好錢?LAOCAI任正非曾言,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管好干部、分好錢。于B站而言,想要擺脫虧損泥潭,同樣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管好內部組織之外,還需協調好與UP主的利益分配。用現在的互聯網話講,UP主本質是KOC,他們不僅是用戶群體的意見領袖,更是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好比連通器,一頭連著用戶一頭連著平臺,正是有了他們的涌現與發熱,B站才得以順利轉型,進而最終擺脫虧態、如愿盈利。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UP主發光發熱也需要牛奶、面包。2023年,B站up主停更事件引發外界關注。從媒體報道看,導火索是平臺創作激勵降低。彼時,粉絲上百萬的up主綺揚(化名)告訴時代周報:“創作激勵從去年3月左右開始砍,砍掉大約三分之二后最近繼續下調,以前創作激勵挺多,現在只剩一丁點。”深入財報可知,2022年B站平臺內容分成為91億元,同比增長18%。2023年收入分成成本95億元,同比增加4%。可見,B站并不吝嗇。那么出走背后還有哪些原因呢?在行業分析師郭興看來,除了創作激勵下滑,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沖擊亦是重要原因。B站粉絲更垂直,但曝光度和變現途徑要遜色于抖音。對于UP主而言,哪里好變現,自然要深耕哪里。財報顯示,2023年,超300萬名UP主通過各種變現途徑在B站獲得收入,同比增長30%,其中通過廣告獲得收入者增長94%。更多則是在內容方面,超180萬名UP主通過直播獲得收入,超200位UP主的付費課程獲得超100萬元流水。整體成績單可喜可賀,然而架不住競品同樣在快速成長進化。抖音已將直播電商渠道鏈路完全打通,2023年貨架場景業務高速增長,商城GMV(商品交易總額)增幅高達277%。共有884萬作者通過直播、短視頻、櫥窗、圖文等形式在抖音電商平臺上帶貨。其中,累計GMV破10萬元的作者量超60萬。一邊是能靠帶貨賺取豐厚傭金的抖音,一邊是需打磨內容、筑造圈層護城河的B站,在自利原則下創作者更青睞誰是否一目了然?面對誘惑競爭,B站又該如何留住UP主?最新財報電話會上,陳睿給出了答案,2024年最重要的另一件事鎖定在UP主身上。“今年我們會更加聚焦優質UP主的發掘和活躍度的提升,并且為更多的優質UP主提供流暢的變現渠道。”一言蔽之,B站計劃先讓平臺優質UP主富起來。愿景足夠美好,正常來說,合理分錢顯然有助激發UP主的創作潛能,但看看上述用戶吐槽,加速商業化的同時,B站也要守好用戶體驗,如何演好“平衡術”、個中博弈取舍考驗陳睿大智慧。畢竟從營收角度看,基于用戶的增值服務,以及廣告業務,構成了B站當前收入的基本盤。3游戲、電商營收下滑新增長極何時養成?LAOCAI當然,變是唯一不變。考慮到未來增長,B站也在積極培育游戲、電商兩駕新馬車。2023年報顯示,公司主業包括增值服務、廣告、移動游戲、電商及其他四大板塊。全年營收額分別為99.10億元、64.12億元、40.21億元、21.85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13.71%、26.57%、-19.92%、-29.45%。不難發現,基本盤由增值服務和廣告構成,兩位數增長值得肯定,但游戲、電商作為悉心培育的增長極,負增成績單差強人意,與外界預期相悖。先看游戲業務。據奇偶派,B站2023上線了自研的《斯露德》《伊露希爾:星曉》和代理產品《納薩力克之王》《閃耀!優俊少女》,產品線足夠豐富。不過,坊間卻一度傳出B站將裁撤全部自研游戲業務的消息。盡管公司很快回應稱傳聞不實,僅是部分項目有所調整,但游戲市場一片紅海早已是公開秘密,置身其中的B站想必甘苦自知,看看年度近兩成的降幅或一目了然。電商業務方面,2023年B站大力推動直播帶貨,并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于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頭部平臺,差距依舊明顯。報告期內,B站IP衍生品及其他(前稱電商及其他)業務營收21.85億元。而據國信證券研報,快手電商業務預計僅23年四季度GMV就將超4000億。不僅業務規模相對羸弱,提供的產品服務也招消費者吐槽質疑。如黑貓投訴編號17371914817顯示,一消費者收到之前在嗶哩嗶哩會員購購買的流浪地球周邊模型,拆開快遞后發現包裝盒受損,申請換貨等待客服審核階段,客服過了25個小時才給答復,希望補償我十元優惠券并拒絕換貨……再如黑貓投訴編號17371905628稱,2月3日一用戶會員購購買的初音未來元氣飲料杯,3月4日交付尾款發貨,收到后發現細節方面不如人意,遂提出退貨要求,被打回成服務單,至今沒有下文。聯系客服催促也未果。(以上投訴均已經過平臺審核)無論轉型升級,還是新市場拓展,從不是輕松話題。從內容平臺到游戲開發商、電商平臺,B站還有不少功課待補、不短的路要走。尤其面對年內盈利的重任,游戲、電商兩駕馬車疲軟不是好消息,陳睿能否如期兌現承諾?底氣夠嗎?4富礦誘人 能做個好“礦工”?LAOCAI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陳睿之所以敢承諾盈利時間,很大程度源于2023年四季度的經營向好:經營現金凈流入6.4億元,且實現了全年正向經營現金流。毛利率為26%,上年同期為20.3%,毛利率已連續6個季度提升。2023全年毛利率為24.2%。經營現金流轉正、毛利率改善,意味著B站進入穩定發展狀態,也意味著真正擁有了造血能力,這或是陳睿敢于給出盈利時間表的最大底氣。從業務層面講,兩大新增長極雖不如人意,兩大傳統支柱卻表現搶眼、平臺商業化腳步反而加快了。2024開年,B站發布了2023年度百大UP主名單。相比于往期,不少是直播帶貨的“排頭兵”。比如時尚類UP主“鸚鵡梨”,這位只有200萬粉絲的UP主,第二次單場直播帶貨便達5000萬元,其中90%下單用戶都是女性。再如UP主Mr迷瞪,2022年“雙11”期間,曾達成單場1.3億、4場GMV破2.8億的成績,2023年618期間更同比增超600%。追其原因,B站商業化扣住了效率要素。一方面,平臺推出百大UP主,讓商家廣告投放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電商“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廣告投放體驗與投放效果提升。1月舉行的AD TALK營銷大會期間,B站COO李旎透露,合作品牌總數增長了24%,其中百萬級客戶留存率高達90%。廣告業務收入也大幅提升。第四季同比增長28%至19.3億元。即便游戲業務,也有加碼跡象。3月4日,B站內部郵件顯示,宣布成立新的一級部門——自研游戲發行部,由陳彤蓬負責,直接向陳睿匯報。原游戲發行中心的自研運營一部、廣州分部和北京分部,將整合進新成立的自研游戲發行部。B站表示,(自研游戲發行部)旨在為公司內的游戲研發團隊提供支持、推進‘研運一體’的組織工作方式,并推動游戲自研業務的發展。挫而再戰,懷揣游戲執念是有邏輯的。據機構數據預測,未來10年73%的Z世代人口將會成為職場新人,中國Z世代到2035年整體消費規模將增長4倍至16萬億。若從此看,B站可謂躺在一座用戶富礦上,不深耕基本盤、深挖衍生盤就著實可惜了。一旦游戲、電商兩大增長極孵化好,企業擺脫虧損泥潭、業績揚眉吐氣就是一個時間問題。當然,大市場更強競爭,孵化歷程注定坎坷。拓新育新帶來新成長空間,也帶來更多競品、投入、市場風險等。既考驗耐心定力,也考驗專業性、特色化,更考驗戰略精準度、實操高效性。“富礦”再富還要有個好“礦工”,會是B站么?如何基本盤增量盤兼顧、形成協同生態,進而做個優質礦工將富礦轉化為財富,B站、陳睿的扭虧戰仍任重道遠。俗話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有了青云之志,山可移海可平。那么,B站的盈利時間表承諾,是畫大餅還是秀真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