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智行再添「享界」,一上來就要賣40萬元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2-23
閱讀 :187
繼問界和智界后,又多了一個享界。華為的老伙伴北汽藍谷,最近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其與華為在智選模式合作下打造的「享界」 即將問世,首款產品是一輛面向高端市場的智能轎車。北汽藍谷表示,目前正在加速推進「享界」項目,計劃在 2024 年于亞洲和歐洲市場建立分銷和服務網絡,把這輛高端轎車推至海外市場。北汽藍谷還提到,華為智選車項目的供應商大會已于 1 月 26 日在北京召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余承東親自出席了本次會議,去年廣州車展上他就提到,除問界與智界外,還有來自北汽和江淮的另外兩個界。招商證券去年 12 月發布的一則關于華為與車企合作造車的調研報告提到了這兩界。在江淮一欄中可以看到,與華為合作的這臺新車代號為 X6,車型為轎車,定位對標邁巴赫,售價高達百萬級,將于 2024 年第四季度上市;上方的北汽一欄,則是一輛售價 30-40 萬元的行政轎車,預計將在今年 4 月舉辦的北京車展中亮相。關于享界的造型設計,我們可以在此前曝光的諜照中窺之一二。可以看到,享界有著一個低趴扁平的造型,修長的前蓋符合許多消費者對于行政轎車的預期。新車內部采用淺色內飾,儀表臺采用雙層設計,碩大的中控屏后方疑似還有一條橫貫儀表臺的長條狀屏幕,其余部分的布局與此前發布的智界 S7 近似,但享界有著更高的定位,內飾用料和舒適性配置估計會與智界拉開差距。從測試車輛的輪轂中可以看到,享界的英文名為「STELATO」。此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曾向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轉讓了「STELATO」商標,轉讓申請已經得到相關單位的核準。盡管產品還未正式推出,但制造事宜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北汽新能源計劃升級改造位于北京市密云區的工廠,專門用來生產享界車型。北汽藍谷籌建高端智能生態工廠的想法可以追溯到 2018 年,但由于北汽新能源近年銷量遇阻,該項目一度擱置,直到去年才重新啟動,工期預計將在 10 個月內,預計總投資為 16.12 萬元。根據北汽新能源工廠建設項目的提案,北汽將購買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多功能設備資產,并進行技術改造,同時租賃密云工廠的土地、廠房以及附屬設施。從北汽藍谷積極布局的態度來看,該公司十分看重此次與華為的新合作,這與北汽新能源背負銷量壓力不無關系。2023 年,北汽藍谷全年銷量為 92172 輛,同比增長 83.69%,看似增長迅猛,但若將這個銷量數據放至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不可觀。更何況,這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以 B 端投放為主的 BEIJING 品牌純電車型,主打 C 端市場的極狐汽車的銷量僅有 30016 輛,占比僅 32%。根據北汽藍谷公布的 2023 年度預虧公告,經初步測算,預計該公司的年度歸母凈利潤為-57 億元至-52 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62 億元至-57 億元。如果梳理北汽藍谷近 4 年的業績表現,該公司已經累計虧損超過 220 億元,結合銷量,北汽藍谷銷售均價 10 萬元左右新能源車型,每賣出一輛車要虧 5 萬元以上。對于持續的巨額虧損,北汽藍谷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公司為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在積極開拓市場,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能上持續投入,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了一定影響;其次是公司產品銷量仍處于提升期,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致產品成本階段性偏高。說了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銷量上的不如意,正因如此,華為的「界」字東風,對于北汽藍谷來說非常重要。但考慮到享界的高端定位,該系列車型所能產生的規模效應十分有限,僅能為北汽藍谷完善產品結構,銳化品牌形象。北汽藍谷也明白這一點,享界新工廠的規劃年產能僅在 5 萬輛左右,只能作為北汽入局智選模式的基礎,問界的成功,享界恐怕難以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