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屆本科生平均月薪出爐,僅6.9%月入過萬,24屆學生忍不住破防了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1-18
閱讀 :535
就業,是籠罩在諸多大學生頭上的“難題”,想要在畢業后找到一份高薪且體面的工作,也遠比想象中要困難許多,光是做到“離家近”便很不錯了,又談何去找“錢多事少”的崗位呢?每年的春招和秋招,都備受諸多人重視,而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數據,也能夠讓人們有著更深刻的認知,大學生數量持續增加,但就業市場卻趨于飽和,縱使有企業的擴招,但卻依然是“杯水車薪”。尤其是高學歷人才的增多,企業也逐漸變得“待價而沽”,提供的薪資待遇也沒有以往那般高,也讓不少大學生感慨:連22屆畢業生都沒消化完,讓24屆畢業生該何去何從?22屆本科生平均月薪出爐,僅6.9%月入過萬,24屆學生忍不住破防了!大學生就業問題,歷來都是個“難題”,不僅是因為大學生數量人數過多,還與就業大環境息息相關,再加上“內卷化”,也讓大學生紛紛“卷”起了學歷,但與之而來的是就業門檻也不斷提升。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大學生常與“學識淵博”掛鉤,畢業后不說拿到“高薪”,但最起碼也要有著穩定的工作,但理想與現實之間,卻存在著很深的“壁壘”,而22屆本科生平均月薪出爐。由教育咨詢機構麥克斯研究院公布,《2023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中顯示,22屆本科生平均月入近6000元,僅有6.9%的畢業生能夠實現“月入過萬”。據調查顯示,本科畢業生就業重心下沉,超8成畢業生涌向小城市任教,而且還公布了排名前十的“吸金”專業,諸如計算機與數據處理專業,平均年收入可達8.6w元左右,還有互聯網開發及應用、經營管理、電氣/電子以及交通運輸等專業,年薪還是比較可觀的。而這意味著,IT類相關專業,畢業后拿到“高薪”的機會比較多,還有工科類專業在就業時能“吃香”一些,可見學生們在選擇專業時,也要三思而后行呀。只不過,22屆本科生平均月薪6千,也讓24屆學生忍不住破防了,直呼:打暑假工還能一個月6500呢,這咋畢業找工作就變成1800了啊?還有的大學生直言,畢業就失業這句話太對了,別說畢業就拿高薪了,還有多少22屆本科生都沒找到工作的呢?有沒有把“家里蹲”的算進去啊?的確,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畢業后,都選擇踏上就業的道路,還有部分大學生選擇繼續深造考研,提升自身的學歷“含金量”,但考研也算是就業的一種方式,所以大學生們也要調整好心態,客觀的看待就業率和平均薪資等,不要被混淆了思維。筆者認為,每個人的畢業選擇都不同,從事的行業和工作也并不同,大學生也別抱有“攀比”的心態,免得出現“高不成低不就”,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比什么都重要!應屆生無需過度焦慮,還有多條賽道可以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目光放在了考公、考編以及國企央企等上面,尤其是應屆生報考,還會自帶“光環”,占據著不小的優勢,而大學生也要權衡好利弊,若是能力和專業符合報考要求的話,那也要勇敢嘗試。但“體制內”崗位,報考難度并不低,還會有學歷“門檻”,雖說部分崗位也給專科生提供機會,但研究生學歷才能夠更加“吃香”,本科生也要做好抉擇,是先努力考研提升學歷,還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正所謂“打鐵還需靠自己”,應屆生想要順利就業,個人專業能力才是最好的“敲門磚”,而不是心存僥幸的想要“走捷徑”,那即使僥幸工作,依然會因為能力不足而面臨著“淘汰”,所以大學生可要腳踏實地,爭取走好前進的每一步。雖說就業環境并不景氣,但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往往也掌握在學生自己手中,大學生不妨勇敢一點,勇于報考更好的崗位,并不斷提升充實自身,畢竟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就實現了呢?寫在最后:畢業拿“高薪”,是諸多大學生的夢想,但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與努力,而不是在家里“混日子”,甚至是等著好工作砸到自己頭上,那顯然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有也可能是個“陷阱”,大學生可要有規劃的就業,爭取成為更好的自己!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