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吃辣條的人是誰 辣條是如何誕生的
分類: 知道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6
閱讀 :204
首個吃辣條的人是誰 找到了世界上首個吃辣條的人,辣條起源于湖南岳陽平江縣。 80后的張女士說,沒想到自己是第一個吃辣條的人。1998年,3位湖南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發明了辣條,做出的第一包辣條拿給了房東的女兒試吃,兒時的張女士第一次試吃就贊不絕口,這給了幾位辣條發明人推出辣條的信心。據悉,全國辣條年產值達600多億,現已銷往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 辣條是如何誕生的 1998年,3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平江人發明了辣條,辣條發明之初是麻辣味的,平江人叫辣條為麻辣,后來平江人做辣條走向全國各地,業內人士稱有天氣預報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條,許多企業為了適應北方人的口味將辣條減辣增甜,衛龍創始人劉衛平也是來自平江縣。但相較衛龍的甜辣味,平江大多數辣條企業則保留了辣條發明之初的麻辣味。 不過,在行業初創期,因生產門檻極低、經營不規范、沒有統一標準和粗放化管理等問題,辣條一度被貼著“垃圾食品”“不健康”的負面標簽。 2007年,平江辣條企業牽頭制定湖南省地方標準《湘味面粉熟食》,成為辣條行業首份標準。 辣條制作過程: 第一步,制條 將面粉倒入打面機上的“漏斗”里,然后勻速篩至下方的簍中,隨后從機器中擠壓出一縷縷面條狀的面筋,就像長壽面一樣,不會斷開; 緊接著細長的面筋被放到上下平行的兩條傳送帶上,依次被壓扁、切割,然后被倒入另一條傳送帶上,送往調味環節。 第二步,調配調味料 隨后,生產人員根據配方,將香料、香精、色素等各種添加劑加入一個圓桶形機器中。 機器不停地攪拌,機器底部連接著一個管道,定時向管口下方的鐵桶中排出深紅色液體,這些就是讓辣條味道誘人的調味料。 第三步,入味 傳送帶將未經入味的辣條輸送到兩個勻速旋轉的攪拌機里,生產人員將之前調好的調味料倒入其中; 并實時控制機器的旋轉方向,直至調味料被辣條充分吸收。 第四步,出廠 用大盆取出辣條,送往包裝車間,裝袋、包箱、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