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10年生於中國廣東番禺,1926年(民國15年)16歲赴香港學習國畫,1927年入上海中華大學西畫系,隨陳抱一學習現代藝術,1930年畢業後赴日本考察美術。1932年於上海舉行首次個展。1935年擔任上海《美術雜志》主編,推動世界藝術思潮。1938年於香港創「廿世紀社」,與陳抱一組中國藝術協會。1942年香港在珍珠港偷襲事件中被轟炸,何鐵華喪子,以《大公報》戰地特派員身分赴重慶工作。
1947年來臺後,任職軍中政戰文宣工作。1949年主編《公論報》、《新生報》與《中華日報》藝術版。1950年籌組「自由中國美術家協進會」,并將「廿世紀社」遷至臺北,創辦《新藝術》雜志,於報章上大量發表藝術評論。
1951年,「廿世紀社」舉行「一九五○年臺灣藝壇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此後主辦5屆「自由中國美展」及其它展覽,陸續出版《自由中國美術選集》、《自由中國的新興藝術運動》、《論國畫創作的新路》等書。
1952年10月,何鐵華於臺北創設「新藝術研究所」(1952-1959),是臺灣第一個推動現代藝術理論的教學機構。1953年辭軍職,成立「中國藝術學會」。因政治因素與藝術社群的斗爭,1961年輾轉至美國定居,繼續從事藝術活動。1965年在紐約設「中華藝苑」,於《華美日報》撰寫專欄。
中文關鍵字:廿世紀社 , 新藝術研究所 , 藝術雜志
英文關鍵字 , art magazine
參考資料 梅丁衍。1999。《臺灣美術評論全集:何鐵華卷》。臺北:藝術家。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