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1959)和田英作 (Wada Eisaku) , 1874年生於日本鹿兒島,卒於1959年。約1879年跟隨擔任海軍兵學校英語教師的父親秀豊上京,1887年進入明治學院求學,與同窗三宅克已 (Miyake Koki,1874-1954)接受上杉熊松西洋畫入門的指導。1891年入曾山幸彥門下,曾山歿後又轉入原田直次郎畫塾鍾美館(Hyoubikan,1887年設置、1894年關閉),之後又師事岡田三郎助(Okada Saburoussuke,1869-1939)、黑田清輝(Kuroda Seiki,1866-1924)、久米桂一郎(Kume Keiichirou)。1897年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參與白馬會的創立。1899年前往德國後又轉往法國留學,師事Louis-Joseph-Raphael Collin,1902年回到日本成為東京美術學校教授,1932-1935年擔任該校校長。1907年擔任文展審查員,1919年以後成為帝國美術院會員、帝國藝術院會員、帝室技藝員、日本藝術院會員。1943獲頒文化勳章,作品呈現官方學校紮實風格。 (見資料出處)《渡口夕暮》為其著名代表作。
1929年臺灣新竹州淡文湖畔人(今苗栗縣)何德來,時年26歲入該校西畫科就學,追隨和田英作習畫。1932年和田英作升任為東京美術學校校長。9月,臺灣臺南人顏水龍,19歲入該校西畫科,師事和田英作、藤島武二(Sakukahurashima Takeni)、岡田三郎助、小林萬吾(Kobayasi Mango,1870-1947)等,顏水龍并接受和田英作建議以美術設計賺取外快。和田英作為臺灣前輩畫家主要師承,其關愛學生用心可見一斑。可惜的是,目前臺灣各公立美術館并無蒐藏和田英作作品。赴日旅游者可從鹿兒島車站搭市營電車往清水町約10分鐘,在朝日通下車再徒步5分鐘,抵達鹿兒島市立美術館。美術館內收藏有鹿兒島出生的西洋畫晝家和田英作、黑田清輝、藤島武二等人的畫作。
參考資料 薛燕玲撰稿,《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地域色彩》,臺中:臺灣美術館,2004,p.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