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需要準備什么
分類: 孕嬰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356
為了保證產婦能夠順利進行生產,一般都建議和主治醫生提前溝通好,看看適合哪種的生產方式,如果確定了做無痛分娩之后,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準備,來一起看看無痛分娩需要準備些什么吧! 1、麻醉前準備,在術前,麻醉醫師要跟產婦建立基本的了解和信任關系,告知產婦分娩鎮痛的不同方式,并由產婦自己選擇。如果產婦選擇導樂鎮痛分娩,需要馬上聯系助產士;如果產婦選擇借助藥物鎮痛,那么麻醉醫師需要和產婦、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準備麻醉藥劑和用品。2、鎮痛過程,當產婦明顯感到疼痛或宮口開到2~3厘米時,麻醉醫師會在產婦的腰部進行操作,置入一根非常細小的硬膜外導管,將低濃度的麻藥注入到硬膜外腔,導管的另一端還會連接鎮痛泵。分娩鎮痛中,所選用的藥物具有“感覺—運動分離阻滯”的特點,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產婦還可以下床走動,更加有利于產程的進展。麻醉醫師連接的分娩鎮痛泵是可以讓產婦根據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給藥的。麻醉醫師事先調配好藥劑,評估產婦具體情況并設定給藥的“背景速度”,盡可能達到個性化的效果,若產婦感覺此劑量對疼痛的緩解仍不夠理想,還可通過按壓“自控”鍵,手動控制給藥。整個過程中,產婦意識清楚,能主動配合、積極參與整個分娩過程,可以比較舒適、清晰地感受新生命一步步到來的喜悅。3、操作過后,第一次給藥后的20-30分鐘為觀察期,麻醉醫師會嚴密觀察鎮痛情況和產婦的生命體征。待平穩后,交由助產士繼續觀察產婦宮口開放情況。此時,監護儀每15-30min監測一次產婦生命體征,麻醉醫師每隔60min回訪一次。等到產婦在宮口全開時,麻醉醫師關閉鎮痛泵,停止給藥或調整給藥速度,鎮痛效果可維持到分娩結束。如果分娩過程中產道裂傷或側切口縫合時,鎮痛泵還可以提供鎮痛作用。待分娩結束觀察兩小時,確定沒有異常情況后,麻醉醫師會將硬膜外導管拔除,這樣一個完整的分娩鎮痛才算正式結束。想要進行無痛分娩,首先先進行麻醉前的準備,需要醫生和產婦提前溝通選擇好鎮痛方式,另外還要實施恰當的鎮痛方法,另外在進行完鎮痛處理之后,還要進行觀察,要觀察產婦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