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熬煮的正確方法是什么?按照這個步驟操作
分類: 醫療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325
使用中藥來治療某些疾病,不管是單味入藥或者多位藥配合在一起使用,都是需要煎制之后才能服用的。對于第一次接觸中藥的朋友,并不是很清楚中藥熬煮的正確方法是什么?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1、煎煮前 清洗:煎煮前一般無須清洗。如果草藥中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丟失。浸泡:煎煮前用涼水浸泡藥材約半小時,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湯水中,同時也能增加湯藥的濃度。2、煎煮中 復煎:一服中藥在煎煮兩遍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為降低,故以煎煮兩遍為佳。但滋補類中藥,可以煎煮3遍。而一些藥量較大的處方,也可煎煮3遍。時間:一般中藥,頭煎應在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解表類中藥,頭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類中藥,頭煎應在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火候:一般的中藥應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藥,可以在煮沸之后,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鐘左右即可。用水:以水浸過藥材表面2-3cm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再開始煎煮。3、立即濾取:藥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藥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藥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今天小編對中藥熬煮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中藥熬煮相關方面的內容,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