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我國形象商圈政策,最早是將形象商圈、商店街分開計畫推動,後又因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的結合,因推廣的部份同質性而習於以形象商圈稱呼之。所謂形象商圈是指在自然形成之商業區域,「以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協助傳統商店,重視獨特形象,并結合地方人文、特產及景觀的特色,成為商業經營之資產,再透過經營態度、知識、技能等多項訓練輔導融合整體商圈的共識,強化商圈競爭力,塑造具有形象特色之現代化商圈」。
政策背景
我國商業空間觀念,大多局限在一個賣場、一家店、甚至於一個小小攤位概念(黃淑麗,1988),因此對商圈的公共化利益較無關心,加上法令及公權力不彰也就使國內商業空間到處違法及雜亂無章,并且缺法生活休閑機能,使商圈漸失年輕族群的支持。加上近年來大型購物中心及量販店急速竄出,網路科技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消費者偏好的改變,傳統商圈之經營手法、已不能滿足消費者之需求,傳統商圈面臨經營因境必須強化商圈的吸引力及消費的認同。由傳統商圈導入現代化的經營,除了店家的產品力、街區組織的行銷力之外,商圈整體一致的形象力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八十四年起陸續推動三項計畫進行商圈環境改造:
商業司為協助中小零售業突破經營上之瓶頸與提升傳統商店競爭力,經濟部商業司自八十四、八十五年度起,陸續推動「塑造形象商圈計畫」、「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及「商業環境視覺設計計畫」等三項與傳統商圈環境改造有關之計畫(商業司,1998)。
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
a.建立店舖組織化制度:擬定商店街組織及更新設置相關法律、編印商店街組織及更新相關辦法說明手冊、輔導業者成立商店街組織建立事業支援體系。
b.提昇店舖經營管理理念:舉辦商店街經營理念推廣說明會、國內外商店街經營方式觀摩、舉辦經營管理研討、座談會。
c.強化管理店舖經營管理能力:商店街經營管理實務技巧手冊編印、舉辦商店街經營管理研討課程、商店街經營指導、診斷。
d.確立消費環境改善模式:支援協調活用相關單位政策工具、國內外商店街實務經驗交流觀摩、輔導建立商店街示范案例。
e.協助商業區整體規劃:協助商店街個案更新、開發之規劃、協助地方政府更新、開發之規劃。
塑造形象商圈計畫:
針對商業環境塑造形象商圈計畫以現代化企業經營的管理與方法協助傳統商店重視獨特形象。實施策略:a.景觀改善:環境整理整頓、景觀建設改善。b.訓練輔導:教育訓練包括推動人員訓練、商圈共識訓練及商圈業者、居民之技能訓練、經營新知訓練、觀摩見學;商店輔導重點有清潔明朗、陳列有序、服務有禮、標價明確、價值提昇。c.形象塑造:建立商圈識別系統及著手各項形象推廣活動。d.形象推廣:舉辦商圈成果展及經驗交流活動。
商業環境視覺設計計畫:
針對商業環境的人為及自然環境的圖象要素,執行建置的各項公共設施,以及私部門的商店招牌、建筑物、櫥窗、廣告物等,以及-空間系統;綜言之包括識別、方位、指標、訊息、說明、管制、裝飾、街道家具及管理設施等視覺要素皆為本計畫之執行范圍。
執行檢討
形象商圈推動至今,商業司確立了各項計畫內容及推動策略、輔導模式,奠定了76個形象商圈輔導成果,但觀諸過去推動之期許、實施結果、政策執行成效。歸納以下幾點落差:
1.自-八十八年度起,「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使各縣市形象商圈大幅成長增加。但如果我們回溯八十四到八十六、八十五到八十七年、八十六到八十八年的商業司三年三階段輔導試點理念:第一年模式建立--經營活性化、第二年模式強化--經營多樣化、第三年模式落實--經營精致化的期許(商業現代化N018,1996),顯然一方面在桃園縣角板山、臺中市精明一街、臺北縣坪林鄉、臺南縣關子嶺、臺北縣坪林鄉、臺南縣關子嶺是日後形象商圈建立的輔導模式參考指標,并且是獲得認同的標準?另一方面,也因改善商業環境工作之重要性、迫切性而使形象商圈快速成長?
2.形象商圈雖依特色分類,但卻無實質特色導向的輔導發展策略,形象商圈幾乎成為同質化模式。
3.在商業司所建立的具體做法上,考量到現行之行政組織架構故而采取跨部會分工協調作為,但從實質效率與結果而言,卻也凸顯規劃輔導與硬體建設多頭馬車無法緊密結合之憾,有時本末倒置空輔導、辦活動卻無實質改善效益,而地方政府負責硬體景觀建設上,也常因經費不足及審美水準-,使環境景觀之改善七折八扣,最後良莠不齊。
4.商業司的商店街、形象商圈、環境視覺設計原皆為獨立專案計畫,雖在-八十八年結合為商店街開發推動計畫、環境視覺設計計畫納入「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但經對照比較發現「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是「結合」并非重新將前述三項計畫「整合」為一完整輔導計畫。原三項計畫輔導重點不相同,并分別在不同地區試點,然而結合在「改善商業環境五年計畫」項下,因整合實施流程未修改、計畫輔導內容未整合,使得在後續形象商圈的推動上則成了以原形象商圈計畫再擇另二項計畫重點進行,而攸關商業司一在強調及重視的商圈環境空間再造課題,由整體觀之比較原政策說帖之期許及給人民之愿景,卻是相當模糊及無連貫的進行著。這肇因於原始形象商圈計畫,并無完整的環境視覺設計內容,有關景觀課題僅止於「景觀建設改善」、「環境整理整頓」,另在形象塑造方面,識別系統成了單一標志的設計開發認知,而非為建構獨特主題商圈所應該有的深入化、系統化的規劃應用?!?
中文關鍵字:形象商圈 , 視覺形象策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