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人生在世,免不了生病死亡,也免不了天災人禍。當一個人被竊、受災、生病或死了親人時,很需要別人來看望安慰自己,聊以減輕、消除心事的孤獨和痛苦。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探望不幸者或吊唁逝者,以示同情與安慰,也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
慰問探視病人,要分清對方是住院治療或在家療養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然后再確定送什么禮物,談什么樣的話題。如果對方是在家療養,并且病情不是很重,那么可以買些果品食物、讀來輕松的書籍或鮮花送去。慰問時應避開病人的休息時間。見面時說些安慰的話。如果病人承受得住,不感勞累,則可適當地拖長時間,談些他關心的新聞或他離開后的工作情況,消磨掉他的孤獨的時間。
如果病人是住院治療,那么就得在醫院規定的探視時間內去。買禮物時,也要根據醫院或醫生的某些規定或限制作安排。有些醫院是不允許帶任何食品探視病人的,那么可以買些溫馨的鮮花或帶盤悅耳的音帶。即使看到對方臉色難看,但也不要點破或表示驚訝,以免影響病人的情緒。說話更是要低聲柔和,免得刺激病人或影響病房中的其他病人的休息。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太短,約十分鐘到三十分鐘。談話的目的是分散病人對病情的注意力,消除病人緊張感,增強病人的自信心。
當別人遭遇降職、失竊、失火、破產等不如意的事情時,他的心情往往很糟很亂,有時會很苦悶、很孤獨,也有時表現得不近人情。這時,你去慰問他時,可試著站在他的立場上,發泄類似的感慨,以達到情感的共識,再慢慢加以勸慰;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用激將法、類比法激起他的熱情、生活的信心和拼搏的勇氣。
最令人悲痛的莫過于失去自己的親人。這時的人們也最需要情感上和實際上幫助。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爆炸,七名宇航員不幸全逝后,不僅里根總統發表了全國公開演講,給逝者予很高的評價,給親人予巨大的安慰,并且其他宇航員的家屬以最快的速度分赴逝者的家,為每個家庭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美國國家宇航局航天中心空間發射站負責人克拉克·考因多事后說:“包括我們空間時代的所有巨大科技在內,還未找到比一個人向另一個人伸出友誼之手更具有力量。”所以,當你得知一位朋友的親人去世的消息后,應盡快地向他表示哀掉和慰問之情,可以親自上門,或親手寫慰問信,發唁電,并且盡可能地參加逝者的葬禮。
有的葬禮只限于一些親戚朋友參加,有的則是在較大的范圍公開舉行。人們經常是在報紙上刊登訃告,宣告葬禮舉行的日期、時間和地點。如果葬禮是不公開舉行的,那么就只有接到通知的人才參加。
參加葬禮,我國習慣上是親人披麻帶孝,以白色表示;親戚朋友,穿黑色或其它深色服裝。西方則是男士穿黑色西裝、白襯衫和黑領帶;女士穿黑色套裝或連衣裙,也可穿其它顏色的服裝,只是色彩不可鮮艷。未亡人也可穿上逝者生前最喜歡她穿的一件鮮紅色的衣服,這在西方人看來也不算失禮。
這種喪失親人的痛苦,往往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消除的。所以,你也可以在喪事辦過一個月之后,給死者親屬送去一束鮮花,并附上一張寫有“我掛念著你”之類寬懷話的卡片;或再上門安慰,這些都是友好和真誠的表示。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