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人們常用“貌如潘安"來形容美男子。而“潘安”,實則“潘安仁",是魏晉時人。據記載,他每次乘車出門,路上的婦女見了,都要向他投果子表示愛慕。所以,他每次都是空車出去,滿載著果子而歸。成語“擲果樊郎”就是由此演變來的。
現代心理學的“光環”效應在人的外表上的表現就是:人們習慣把一切好的特征都安在漂亮的人身上。如在一次實驗中,研究者給人們看3張照片。一個外貌很漂亮,一個相貌一般,第三個相貌不好看。研究者要求人們對這3個人的27種人格特質和未來是否幸福作出評價。結果,無論是男人評價女人,男人評價男人,女人評價男人,還是女人評價女人,結果都是令人滿意的特質、最幸福的預言都安排在外貌漂亮的人身上。
即使對幼兒園的孩子的研究也表明,外貌漂亮的孩子比其貌不揚的孩子更受老師的喜愛。大人往往對漂亮的孩子責罵很少,常常忽視和原諒其錯誤,對于其貌不揚的孩子的錯誤往往解釋成是一貫性的和劣根性的。
人們從來被告誡不要以貌取人,否則將失之于人。但是,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尤其在初次交往時,儀表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一個人給別人的初步印象幾乎都是視覺上的。在我們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我們早在第一眼看到他時,就形成了對他的初步看法。這就是第一效應。雖然這未必就是確定的和正確的認識,但這卻是贏得他人的好感和繼續深入交往的基礎。
雖然漂亮的外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遺傳,但是后天的努力和適當的修飾以及保養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擁有漂亮的臉蛋和美好的身材,已贏得初步好感的基礎,但是漂亮、美麗、魅力和風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外在的指人的天然外貌,給人是否漂亮的感覺;內在的則指人的素質,給人的感覺是有沒有魅力。只有當外在的漂亮附加于內在的素質時,才能擁有一種真正的、久遠的魅力,這就是美麗。
我們主要從發飾、臉部妝飾和儀態三個方面來說明儀表。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