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此遺址為劉鵠雄在1992年地表調查時所發現,1993年內政部委托中國民族學會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 第一期」時,黃士強、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等曾覆查此遺址,采集到石器、夾砂陶片等標本。1997年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委托中國民族學會執行 「臺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計畫」時,計畫執行期間亦覆查過此遺址,采集到夾砂陶片標本,并推測這個遺址為一活動地點,可能是史前人臨時活動的場所,并非固定居住的聚落(劉益昌1997)。由於這二次調查所得的資料不多,因此,并沒有進一步的說明遺址的范圍及其文化內涵。2004年內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第七期』時,陳得仁曾對此遺址進行調查,調查時發現,遺址所在地區的地表多辟為園藝作物栽種區,且由於地層已被擾動所見遺物甚少,因此,推測遺址的保存狀況并不理想(劉益昌、郭素秋、盧瑞櫻、戴瑞春、陳得仁2004)。
由於歷年來的文獻上所記載的資料并不多,而采集到的標本也很少,并沒有可證明本遺址內涵及文化歸屬的資料。因此,對於本遺址的內容,還有待日後更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