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22年「臺灣教育令」、「臺灣總督府諸學校官制」與「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規則」先後發布,七年制臺北高等學校隨之誕生。七年制即4年「尋常科」(相當於中學)之後直升三年「高等科」;高等科畢業後,除東大、京大等少數競爭激烈的帝大外,可不經考試直升臺北帝國大學或日本其他帝國大學。因此入學競爭相當激烈,加上臺、日人不平等,平均每年只有4名臺灣人能進入尋常科,30名進入高等科,被認是全臺灣升學的最大難關。
高等科分文、理兩科,又依主修之外語(英語、德語)不同而分甲、乙兩類,因此形成文甲、文乙、理甲、理乙4個班級。臺灣人進入理乙者為數最多,目的是進入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將來可進行醫學研究或當開業醫。高等科的語言課程占相當重的比例,使學生在校時期即奠定外國語言基礎。
自由與自治是臺北高校生的核心價值。高校生在課堂外可以放浪形骸、不修邊幅,身著弊衣破帽,足踏高腳木屐,出入酒家、電影院等,而且為當時尚稱保守的社會所接受;多數學生能夠自主地涉獵各種書籍、悠游於知識大海;并有「寮歌」、「寮祭」(寮即宿舍)、「記念祭」(校慶)與各種學生社團、校際競賽等重要的課後活動。
中文關鍵字:臺北高等學校 , 高等教育 , 臺北帝國大學 , 大學預科 ,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
英文關鍵字 ,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參考資料
下一篇:糞化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臺東之役(成廣澳事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