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早期陶器施加繩紋比例高,繩紋細致,愈至晚期轉為素面,豆形器為代表器型。遺址常見貝塜分布,農耕石器豐富,墾丁遺址、赤崁遺址陶片上見稻谷印痕,臺南科學園區東北的右先方遺址出土大量稻米、小米及豆類遺留。不同區域器物風格有所差異,顯示在地化特色。
嘉南平原及澎湖的早期遺址以澎湖鎖港遺址為代表,石器以橄欖石玄武巖為主,另見玉飾及貝飾。陶器則以紅褐色夾板巖陶為主,繩紋比例高,亦見彩繪;陶環開始出現,墓葬形式采頭向朝南之仰身直肢葬。晚期以臺南縣仁德鄉牛稠子遺址及右先方遺址為代表,石器除橄欖石玄武巖外,另見板巖質地,玉環成為主流飾品。陶器則以紅褐色粗砂陶為主,器型見罐、大甕、豆、連杯等,器表以素面為主,繩紋比例低,但常見著黑彩,陶環以灰黑泥質陶為主,環面常飾各式劃紋。墓葬形式同樣采頭向朝南之仰身直肢葬,并以大甕為葬具來埋葬嬰兒。
高雄平原北部以彌陀鄉漯底遺址為代表,近水平歛口罐為其特色。高雄平原南部早期則以林園鄉潭頭山遺址為代表,以紅褐色泥質陶為主,器型有罐、大甕、豆形器、高頸瓶等,多於折肩下施加細繩紋,亦見大量橄欖石玄武巖石器,器型有斧、錛及靴形石刀。晚期則以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夾砂紅陶期為代表,器型有罐、杯、缽、大甕等,器表以素面為主,部分施加紅彩。
恒春半島早期以墾丁遺址為代表,橄欖石玄武巖石器數量轉少,器型除斧、錛外,另見靴形石刀。陶器同樣見有高頸瓶、豆形器等。除石器外,另見大量貝刮器。見石板棺,葬姿改采頭向朝北之仰身直肢葬。晚期以鵝鑾鼻第二遺址為代表,素面陶比例大增,部分器表施加各式紅彩。
中文關鍵字:細繩紋陶 , 靴形石刀 , 豆形器 , 甕棺 , 石板棺
英文關鍵字Fine Cord-marked Pottery , Boot-shaped Knife , Basin with High Ring Foot , Jar Burial , Slate Coffin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