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此遺址最早在日治時期為淵脇英雄發現并采集了石器標本,1948年國分直一、宋文薰等人作過詳細的調查,當時發現褐色夾砂陶及器形上與圓山遺址相似的陶蓋、橋狀把手、出現於圓山遺址的彩色陶器殘片及大屯山系的安山巖制之有肩石斧,因此確認了此遺址與圓山文化有者密切的關系。同時在這次的調查中,亦見有植物園龍口里(即今植物園遺址)形式的印紋陶,但遺物的數量并不多。及至1960年盛清沂先生調查北部地區遺址時,亦在此遺址發現安山巖有肩石斧、石鏃、砥石、磨制寛刃石鋤等具有圓山文化要素的石器及陶器;之後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調查時發現有二縊型網墜及具有植物園文化要素的方格印紋厚陶;1990、2004年臺閩遺址調查計畫皆覆查了此遺址,調查結果大致和先前的理解一致,按采集的資料,尖山遺址之文化內涵包括圓山文化和植物園文化,年代距今約3200~1800(圓山文化)年及2800~1800(植物園文化)年。
由於尖山遺址截至今日尚未有正式的發掘資料,按1948年國分直一先生等人采集的資料理解認為:因為未發現有獸骨,故這是以農耕為主的遺址。尖山遺址的發現,對於圓山文化及植物園文化在大漢溪左岸的擴散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資料。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