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右翼團體不斷鼓吹對英美作戰并將白人趕出亞洲的言論。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宣言,欲樹立「中日滿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系」,此一概念在隔月的「近衛聲明」中延續。1940年8月近衛文u首相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中日滿、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新幾內亞等大洋洲,及澳洲、紐西蘭、印度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為大東亞之范圍。大東亞新秩序乃以日本天皇為中心,對內形成國防國家的協同體制,再以日本為核心,形成以日本為盟主的中日滿協同體制,其他各國又次於中國與滿洲。大東亞共榮圈原本具有承認圈內各民族獨立的協同意向,但在1942年日本對外戰爭逐漸失利之後,乃轉為合理化其利己自存之侵略本質的藉口。
參考資料
〔★林明德,〈大東亞共榮圈的興亡〉,《歷史月刊》,第91期,199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