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白色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分類: 環境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5
閱讀 :321
塑料是一種很有用的材料,但是沒有用的塑料堆積在一起就變成了白色污染,這加劇了環境污染,所以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改換布袋,又省錢同時也保護了環境,那么解決白色污染的措施到底有哪些呢? 1、法律法規 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2、統一思想認識 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游、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采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3、加強宣傳教育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4、回收利用 廢舊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造成二次污染。填埋會占用較大空間;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劑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因此,廢塑料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回收利用,但廢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低。究其原因,有管理、政策、回收環節方面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技術還不夠完善。5、經濟政策 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以上就是解決白色污染的幾個措施,國家已經在制定有關白色污染的法律法規,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就可以出臺。那個時候,人們保護環境就不再是自愿,而是具有了法律的強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