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輻射的特點
分類: 環境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6
閱讀 :305
紫外線原本是自然光源的特權,但如今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創造出人工紫外線,人工紫外線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應用十分廣泛,可以用來滅蚊,也可以用來滅菌,這都多虧了紫外線為人所不知的能力。 一、紫外輻射就是波長范圍約10~400nm的光輻射。在這個波長范圍內不同波長的紫外輻射有不同的效應,在研究和應用中,常把紫外輻射劃分為:A波段(400~320nm);B波段(320~280nm);C波段(280~200nm);真空紫外波段(200~10nm)。波長小于200nm的紫外輻射由于大氣的吸收,所以在空氣中不能傳播。 太陽的紫外輻射是人類接受的紫外輻射的主體,但是由于紫外線在大氣傳播中的衰減過程,真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輻射量只占總輻射量比例的4%。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人造紫外光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人造紫外輻射源解決了自然光源(太陽)在時間、空間上的不足。二、紫外線可以用來滅菌,過多的紫外線進入人體會造成皮膚癌。紫外線是在陽光中發現的,并且在電弧和專門的燈,像是黑光燈,也會并發出紫外線。它可以造成化學反應,并導致許多物質發光或產生螢光。大多數紫外光被歸類為非電離輻射,即電磁輻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紫外線照射能量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電離,僅產生激發作用,使電子處于高能狀態而不脫開。正是科學的奧妙創造了現代的科技生活,離開了科技的現代人就如同魚離開了水會感到窒息。光是紫外線一項應用就能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其他的科技成果更是無法想象為人們創造了什么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