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前 言】:閃玉在早期時稱為軟玉,此乃因為軟玉是由「透閃石─陽起石」系列的礦物相互交織而成的固溶體,所以其硬度并非定值,而是介於6到7,而硬玉(輝玉)的硬度為6.5到7,因此有時候軟玉硬度甚至比硬玉(輝玉)高,若稱為軟玉則容易發生誤解,所以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系譚立平教授於國科會研究報告中便依其組成礦物之一的閃石,將其更名為閃玉,目前已被國內外學者接受采用。
【化學成分】:矽酸鹽類礦物,其中Mg的位置可被帶2價鐵離子部分取代,因此成分為CaMg5(Si8O22)(OH)-Ca(Mg,Fe)5(Si8O22)(OH)2
【物理性質】:屬單斜晶系;晶體多呈柱狀、扁平柱狀、粒狀、輻射針狀或致密塊狀,也有絲狀和石棉;其末端常出現第一柱面形(與普通角閃石相似);{100}面有接觸雙晶或聚片雙晶;白至灰色、暗綠色;條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無螢光或磷光;比重3.0-3.3;硬度6-7;在{110}面有完全解理(解理面相交56度及124度);次貝殼狀斷口;無磁性、電性或放射性。
【產 狀】:閃玉一般是由透閃石及陽起石組成的,透閃石可轉變為滑石,而陽起石可變為綠簾石、綠泥石、蛇紋石或方解石。俗稱軟玉,具有細長或纖維的外觀及柱狀解理非常明顯。閃玉多生成於高壓低溫環境的變質火成巖中或產於蛇紋巖中,可與尖晶石、鉻鐵礦、磁鐵礦、綠泥石或拓榴子石共生。
【用 途】:致密塊狀用途可當作寶石;具纖維結構者可當成石棉。
【產 地】:最著名的產地是花蓮豐田,大南澳雜巖中的絹云母石墨片巖及石墨片巖中可發現蛇紋巖巖床,蛇紋巖與其圍巖間有換質閃玉礦床的存在;另外,西林與臺東等地亦有。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