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871年(同治10年),英國倫敦皇家學會開啟有計畫的海洋科學調查,1873到1876年之間海洋探測船「挑戰者號」(C-allenger)橫跨三大洋進行探測及采樣。1882年,美國建造第一艘專為海洋研究建造的船舶「信天翁號」(Albatros)。隨後各國成立的海洋研究機構均配備海洋研究船,在世界海洋從事各種研究與探索,采集海洋樣本,於船上或岸上的實驗室加以分析。
-的海洋研究始於1960年代初,最初的探測工作由軍艦改裝擔任。第一艘正式的海洋研究船是1969年向美國租借的「九連號」研究船,海軍整修後交由-的造船廠擴建研究室,增加衛星導航及地球物理探測裝備,1972年移交給國家科學委員會,再指定給-大學海洋研究所使用。「九連號」研究船長43.6公尺,寬10公尺,排水量900噸,於1973年在菲律賓海4,500公尺的海底采得深海的錳核和海底地殼的玄武巖,經常在-四周海域從事調查、采樣等工作。1984年「海研一號」建造完成,「九連號」功成身退。
「海研一號」長50公尺,最寬處10公尺,排水量800噸,特點是續航力強,利用船上的淡水制造設備,可以連續航行45天,配備巖心采樣與震測系統,主要執行廣泛區域的深水遠洋研究,船務由-大學負責。1990年代,國家科學委員會陸續建造250噸級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二號」和「海研三號」,擔負-近海海域的研究調查工作,分別由海洋大學與中山大學負責,是-首度自行設計建造研究海底地形特徵及地質構造的海洋研究船。
除了海洋研究機構之研究船,漁業單位亦配備漁業試驗船從事海洋試驗調查。-第一艘漁業試驗船「海功號」於1975年下水,1977年首航南極洲。1993年水產試驗所新建的漁業試驗船「水試一號」接替任務,「海功號」於1994年除役。「水試一號」是-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大型遠洋漁業試驗船,長65.8公尺,寬13.8公尺,排水量1,948噸。
-海岸線綿長,需要大量的海洋探測資料來認識周圍的海洋環境。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從2006年起著手規畫2,700噸級的海洋研究船,建成之後將成為-未來海洋研究的主力。
中文關鍵字:海研一號 , 九連號 , 海功號
英文關鍵字Ocean Researc-er I , C-iu-Lien researc- s-ip , Hai-Kung fis-ery researc-er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