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建筑名稱:紫藤廬
建筑等級:市定古蹟
建立年代:日大正年間(西元1920年)
公告日期:-八十六年(西元1997年)七月二十三日
建筑位址: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16巷1號
壹、歷史沿革
紫藤廬位於新生南路日式住宅集中區的一座古雅木造建筑物。它始建於西元1920(大正九)年代為高等日式官舍。光復後,西元1950(-三十九)年轉為私人住家論壇,提供知識份子和藝術工作者、-異議者聚會、連結與實踐的空間。在西元1976(-六十五)年成立小劇場,并創辦耕莘實驗劇團。并於西元1981年(-七十)提供邊緣藝術家展覽場所、舉辦藝術論壇,培植非主流-藝術并成立紫藤廬茶藝館,推廣兩岸中國茶文化和音樂的交流。直至西元1997(-八十六)年提報為古蹟,成為多元藝術與社會議題場所。
貳、建筑特色
建筑特色屬於一種近代的「和風建筑」為日式住宅中的官舍系住宅:第三種官舍類型。平面構成具有「續間座敷」的特質,為日治時期中流階級住宅,其空間組成采取和洋折衷并存方式,而基本空間內容性質依使用情形約分為三類:起居性空間、服務性空間、通行性空間,平面組合無軸線對稱關系,由各個房間自由連結而成,為了反映-風土氣候的建筑特色,雨淋板、抬高基座、通風口、窗下氣窗等建筑元素在建筑物外觀保留相當明顯完整,為道地的本土東洋風情建筑。
參考資料 薛琴計畫主持《臺北市日式宿舍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2000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