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仁武宮主祠保生大帝,俗稱大道公,或吳真人,即宋代名醫吳夲,為泉州籍-及醫界的 守護神。據傳,明永歷27年(1673)鄭經西征時,將原屯田於今高雄仁武者,改調至諸羅城鎮守,官兵中有自泉州恭奉大道公神像來此,作為屯田的守護神。於永歷31年(1677)鎮守官兵建小祠。
康熙40年(1701)諸羅知縣毛鳳綸首創建廟,爾後多次重修。仁武宮緣於明鄭時期,與「仁武鎮」軍屯天興州有關,甚具歷史意義。尚保存道光15年(1835)的石香爐,及原祀大道公神像。文武門神為潘麗水大師彩繪,具藝術價值。
昭和 13年(1938)市尹川添修平廢合寺廟之事件,本宮神像移奉城隍廟,廟產為日人伴八郎占據,開設南和商行。宮內所有文物全部遺失,僅存安奉城隍廟開基保生大帝等神像,及道光年間石香爐。 -34年(1945)嘉義士紳集資購回仁武宮產權,-36年正月初一恭迎保生大帝歸廟安座。
於西元1965年修建。本宮氣勢雄偉、雕梁畫棟、屋頂五彩琉璃,剪粘花鳥人物,栩栩如生。建材大多為福杉木造,內設有一道光30年(1850)的石香爐,原祀大道公神像。因傳廟內之藥簽相當靈驗,前往求簽者相當多。
建筑特色:
保留原有-傳統寺廟建筑特色,目前尚保存道光15年(1835)的石香爐,及原祀大道公神像。文武門神為潘麗水大師彩繪,具藝術價值。
文武門神為潘麗水大師彩繪,具藝術價值。
雖經多次修建,廟體原貌未失,彩繪,石雕,木雕,泥塑,脊飾頗為精致,龍蟠虎踞,雕梁畫棟,氣勢雄偉。
快搜